2018年东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811机械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螺旋副的自锁条件是螺纹升角_____摩擦角。
【答案】小于
2. 在图中,S 为总质心,图(a)中的转子具有_____不平衡;图(b)中的转子具有_____不平衡。
(a) (b)
图
【答案】静;动。
【解析】图(a)所示的不平衡质量分布在垂直于轴线的同一平面内,且其质心S 不在回转轴线上,当其转动时,偏心质量就会产生离心惯性力,故为静不平衡。图(b)所示偏心质量分布在两个不同平面内,其转子质心S 在回转轴线上,但是各部分偏心质量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仍不在同一平面内,此时,惯性力矩仍使其转子处于不平衡状态,故为动不平衡。
3. 当两构件的相对运动为_____动, 牵连运动为_____动时, 两构件的重合点之间将有哥氏加速度; 哥氏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
【答案】移; 转;
4. 当槽轮机构的拨盘速度一定时,槽轮受到的柔性冲击将随槽数的增多而_____,运动系数将随拨盘圆销数的增多而_____。
【答案】减小;增大
【解析】当拨盘角速度一定时,槽轮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最大值随槽数z 的增多而减少,受到的柔性冲击自然减小;由于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k , 圆销数n 与槽轮槽数z
之间的关系为
可知运动系数将随拨盘圆销数的增多而增大。
5. 计算等效力(或等效力矩) 的条件是_____; 计算等效转动惯量(或质量) 的条件是_____。
【答案】功率相等;动能不等
【解析】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应依据以下原则:①等效构件的等效质量或等效转动惯量具有的动能等于原机械系统的总动能; ②等效构件上作用的等效力或力矩产生的瞬时功率等于原机械系统所有外力产生的瞬时功率之和。
6. 自行车飞轮的内部结构是属于_____,因而可蹬车,可滑行,还可以回链。
【答案】内啮合齿式棘轮机构
【解析】飞轮是手闸式自行车不可少的部件。当链条带动飞轮的外缘向前转动时,外缘的斜齿推着千斤使飞抡的内缘也跟着转动。内缘用正螺纹拧在后轴身上,因此,车轮便随着转动。当外缘不转动(或向后转动) 时,车轮带着内缘(包括千斤) 沿外缘的斜齿滑动,发出嗒嗒的响声。在正常情况下,千斤总是由千斤弹筑贴在外缘的斜齿上。
7. 周转轮系根据自由度不同可分为_____和_____,自由度分别为_____和_____。
【答案】差动轮系;行星轮系;2; 1
【解析】按照自由度数目的不同,又可将周转轮系分为两类: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两个中心轮都不固定、自由度为2的周转轮系称为差动轮系。有一个中心轮固定、自由度为1的周转轮系称为行星轮系。
8. 串联机器的数目越多, 机组的总效率越_____; 机器并联后, 机组的总效率不仅与各机器的效率有关, 还与_____有关。
【答案】低; 各机器输入功率
【解析】串联机器机组总效率:
,
可知由于效率总是小于1的, 故串联机器的数目越多, 机组的效率越低;
并联机器机组总效率:
,
可知机组的总效率不仅与各机器的效率有关, 还与各机器输入功率有关。
9. 在单万向铰链机构中,当主动轴转过一周时,从动轴转过_____周,而从动轴的角速度波动_____次。
【答案】一;两
【解析】单万向铰链机构是指末端各有一叉的主、从动轴和中间“十”字构件铰接而成的。运动特性为:当主动轴I
以等速回转时,从动轴II 的变化范围为:,其变化幅度与两轴夹角有关,一般。
10.对于径宽比的转子, 可近似地认为其不平衡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平面内, 该类转子需进行_____设计。
【答案】静平衡
二、判断题
11.两构件构成高副时,其瞬心一定在接触点上。( )
【答案】错
【解析】以平面高副连接的两构件做纯滚动时,瞬心即在接触点上;两构件间有相对滑动时,瞬心在过接触点两构件的公法线上。
12.机械作周期性速度波动时宜采用线性调速。( )
【答案】对
13.齿轮正变位后基圆尺寸增大。( )
【答案】×
【解析】齿轮变位后,齿轮的模数不变,齿数不变,压力角不变,因此基圆尺寸
也不发生改变。
14.加工变位系数为x 的变位齿轮时,齿条刀具的中线与节线相距xm 距离。( )
【答案】√
15.标准斜齿轮的端面压力角等于
【答案】×
【解析】标准斜齿轮的法面压力角等于。
16.机器安装飞轮的目的是为了调节速度波动的程度, 故安装飞轮能使机器完全不发生速度波动。( )
【答案】错
【解析】由于飞轮转动惯量很大, 当机械出现盈功时, 它可以以动能的形式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 从而使主轴角速度上升的幅度减小; 反之, 当机械出现亏功时, 飞轮又可释放出其储存的能量, 以弥补能量的不足, 从而使主轴角速度下降的幅度减小, 但不可能消除速度波动。
17.斜齿轮的法面齿顶高小于端面齿顶高。( )
【答案】×
【解析】斜齿轮的法面齿顶高与端面齿顶高是相同的。
18.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中,不能同时有3对轮齿啮合。( )
【答案】√
。( )
三、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