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院62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

A. 元认知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考点】学习策略。

【答案】A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己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根据定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拎、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因此,答案选A 。对于每种学习策略都要适当展开去记忆,2012年考试就有一道关于学习策略的简答题。

2. 1913年,华生发表了著名的论文( )。在该文中,他明确提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

A.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

B. “行为主义心理学”

C. “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D. “行为主义的幼稚教育”

【答案】C

3. 儿童通过概念形成获得的概念都是( ).

A. 初级概念

B. 二级概念

C. 不易下定义概念

D 易下定义概念

【答案】A

4.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A. 积极的社会功能

B. 应有的责任能力

C. 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 道德精神面貌

【答案】A

【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因此,正确答案选A 。

5. 概念教学中的变式是指( )。

A. 不断变更教学方法

B. 变更言语表达方式

C. 变更概念的本质属性

D. 概念的肯定例证在无关属性上变化

【答案】D

6. ( )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华生

D. 埃里克森

【答案】A

7.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考点】知识的分类。

【答案】A

【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

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性知识是“有关……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是对“知识是什么”的描述,因而是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选A 。几乎是一样的题目在2007年考试中也考到了。

8. 根据概念的定义的严格程度可以分为科学概念和( )。

A. 初级概念

B. 具体概念

C. 日常概念

D. 易下定义概念

【答案】C

9. 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这里的适应是( )。

A. 生理适应

B. 心理适应

C. 人际关系适应

D. 环境适应

【答案】B

10.加涅根据学习的情境、水平,山简单到复杂把学习分为八类。他认为最基本的学习是( )。

A. 概念学习

B. 连锁学习

C. 信号学习

D. 刺激反应学

【答案】C

二、简答题

11.心智技能的作用

【答案】(1)心智技能是经验获得的必要条件

心智技能与经验获得的关系十分密切。任何个体的经验,都是在个体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发生的。经验的获得,一方面需要有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有作为活动主体的对活动客体的反作用。动作是经验获得的手段,经验是动作的产物。心智动作是获得理性经验的手段,理性经验是心智动作的产物。

(2)心智技能是问题解决的重要前提

心智技能不仅对知识经验的获得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问题解决的重要前提。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是受目标指引的认知性操作序列。问题解决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心智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