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

【答案】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园林布局

①主题多样。全园分为大小不同的若干景区,每区各有主题,形成多样主题景观。

②隔而不塞。各景区之间虽隔而不闭塞,彼此空问流通形成丰富的层次和幽深的境界。 ③欲扬先抑。运用以小衬大、以暗衬明、以少衬多的手法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④曲折萦回。观赏路线从曲折中求得意境深远的效果。各园都采用沿周边布置主游线的办法,以发挥小园空间的最大观赏效果。

⑤尺度得当。建筑体量化整为零,造型空透、轻盈,亭榭小巧,厅堂空灵,花木以单株欣赏为主,讲求杆、枝、叶、花、果都有可观。

⑥余意不尽。采用联想手法,拓宽景域的想象与感受。

⑦远借邻借。借园外景物补园中不足,扩大空间与景域。

(2)水面处理

①水面处理有聚分之别,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池的平面以不规则状为佳,可与整体布局相协调。水面分隔多采用桥、廊、岛。这些都是小园设计中扩大空间感的巧妙手法。

②小池则宜用浅岸。池岸可曲可直,宜于曲直相济。桥宜架于池一侧或一隅,使水面划分有主有从。桥的高度更应与池面相称,曲桥低栏是最适合的办法。

(3)叠山置石

①可看、可游、可居。假山的高度和体量都和观赏距离有关。假山上须设山径供盘旋游览。其中山洞、石室可设石桌、石凳供休息、对弈,是为“可居”。

②塑造氏壑。要用有限的基地和石料,塑造出一个峰峦起伏、洞壑开合、虚实相抱、意境丰富的整体需要有山水空间的构想与组合能力,也需要对假山结构的成熟思考。

③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要参考真山的地质构造,用小料拼成较大的体块,形成石壁、峰峦、洞穴等景象。参考国画的毅法对叠石也是很有帮助的。

④用石得当。用石必先选石,好石料用于看面,丑石料用于背面或下面。总而言之,造假山必须像真山,否则就是失败。

(4)建筑营造在我国古代园林中,建筑物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山池是园景的骨干,而欣赏山池风景的位置通常是在建筑物内; 同时,建筑又与山、池、花木共同构成园景。所以,建筑物既可作为观察对象,又可作为风景观赏点。

(5)花木种植私家园林一般种植花木以单株为主。园林中以老树为难得,略有几株,能使园林显得苍古深郁。

2. 私家园林中的建筑艺术。

【答案】(1)建筑作用建筑物在园林中既是居止处、观景点,又是景观的重要成分。但是,中国传统园林以山水为景观主体,建筑在其中只起配角作用。建筑物的位置、尺度、形象、色彩都要考虑与山水的关系及配合效果,绝不能我行我素地自我表现,这是园林建筑的特殊之处。

(2)建筑风格私家园林建筑风格的特点是活泼、玲珑、空透、典雅。其活泼则不刻板,不受家屋须循三间、五间而建的约束,半间、一间均可; 玲珑则不笨拙,比例轻盈、装修细巧、家具精致,适宜于小空间内造景,可衬托山水,产生小中见大之效; 空透则不奎塞,室内室外空间流通,利于挑望园景,也利于增加景深与层次; 典雅则不流于华丽庸俗,白墙、灰瓦、栗色木构件以及灰色砖细门框与地面,格调淡雅,和江南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格外和谐。

(3)主要建筑

①私家园林建筑以厅堂为主。在苏州,厅堂式样除常见的一般厅堂外,还有四面厅、鸳鸯厅、花篮厅、楼厅。

②亭子是园林建筑中式样变化最丰富的建筑,只要结构合理、形式美观,都可使用,如方、圆、三角、五角、六角、八角、海棠、梅花、扇形等。

③画舫斋是一种特殊的园林建筑,有石舫、旱船、不系舟、船厅等各种名目的建筑。至于楼阁、斋馆、轩榭等建筑,都是随宜设计,并无定式。

(4)建筑装修私家园林中比较特殊的园林建筑装修包括漏窗、屋角、铺地三种。

①漏窗式样繁多,千变万化,多由工匠创作。其构造大致有三种:一是用筒瓦做成,图案均呈曲线; 二是用薄砖制成,图案成直线; 三是以铁丝为骨,用麻丝石灰裹塑而成各种动植物形状; 也有用术板制作冰裂纹等图案者,但木板易腐,不耐久。

②屋顶翼角起翘有两种做法:一为嫩哉发哉; 另一种为水俄发俄。前者多用于攒尖顶亭子、厅堂等建筑,后者较轻盈,用于小亭榭和轩馆等建筑。

③室外铺地是利用砖瓦废料如碎石、缸片、瓷片、残砖等铺成各种图案,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堪称江南园林的一大创造,至今仍为各地园林所采用。

3. 简述宋代文人园林的兴盛及风格特点。

【答案】文人园林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到宋代,己占据士流园林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影响及于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较之唐代已经更为成熟,风格的表现也更为明显。

(1)文人园林的繁荣背景宋代文人园林是对唐代文人园林的传承和发展。

①首先与科举制度有关

②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例如“文人画”的兴起与繁荣,导致了文人园林的进一步发展。

(2)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①简远景象简约而深远,不是单调、简单,而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主要创造一种意境,除视觉景象的简约而留有余韵之外,还借助于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取意外之旨。

②疏朗园内景物的数量不求多,因而园林的整体性强、不流于琐碎。

③雅致文人士流园林追求高蹈、雅趣,并把这种志趣寄托于园林中的山水花木,并通过它们的拟人化而表现出来。

④天然天然表现为两方面: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 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4. 分析余荫山房园林的布局和风格特点。

【答案】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东南角北大街,距广州17千米。余荫山房为清代举人邹彬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代同治三年。

(1)布局

①余荫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十方圆三白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②由祠堂、宅院、花园三部分构成,南北方向展开,花园位在其中。

(2)风格特点

①西半部以正方形水池为中心,南北中轴线上有两座建筑对称分布; 东半部以正八角形水池为中心,水池中心有正八角形水榭,亦有南北中轴线,东、西水池有一条横轴线穿过,水体风格受西方园林影响较大;

②园林花团锦簇,四季如春;

③园林雕饰丰富精美;

④建筑体量偏大,与环境不甚协调;

⑤园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充分表现了古代汉族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5. 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是哪个时期? 此时期的造园有何特点? 并举例

【答案】(1)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文化氛围之中,愈来愈多的优美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一种无限广阔的景观被利用而纳入于人的居处环境,自然美与生活美相结合而向着环境美转化。人类审美观念发生了伟大转变,从而促使园林的建造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造园者逐渐将自然美引入园林之中。

(2)中国古典园林在转折期的造林特点

①国元林的规模比较小,也未见有生产、经济运作方面的记载,但其规划设计更趋于精密细致; 筑山理水的技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己有用石叠山的做法,理水与园林小品的雕刻物相结合; 建筑的内容多样,形象丰富,楼阁、观等多层建筑有所发展,台已不多见。

②白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的综合而成的景观,其重点已从摩拟神仙境界转化为世俗题材的创作,更多地以人间的现实取代仙界的虚幻。园林造景的主流仍是追求“镂金错采”的皇家气派。

③皇家园林开始受到民间的私家园林的影响,南朝的个别御苑甚至由当时的著名文人参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