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6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6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6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5 2018年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6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28 2018年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6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42 2018年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6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53
一、名词解释
1. 备选方案
【答案】备选方案是决策者解决政策问题的行动过程的选择,或是达成政策目标的可供利用的手段、措施或办法。依政策问题性质的不同,备选方案可以表现为政策、策略或各种行动过程。
2. 再分配政策
【答案】再分配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对社会各集团利益的种种利益进行平衡与协调的规范。政府在采取一定的行动以后,会对社会上各种集团产生影响。不同的集团在地位、权力、物质利益等方面会不平衡。为了使社会正常发展,政府就需要对各个集团的利益差别加以协调平衡。由于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使它存在的不平衡趋十平衡,因此,一个集团过分超出的利益,就会被转移给另一个处于相对劣势的集团。一方所失,就是另一方所得,这也是一种“零和博弈”。
3. 公共选择理论
【答案】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的经济学”理论,80年代以后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领域。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交换范式和力一法论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和公共政策领域。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公共选择理论假定:政治行动者个人(不管是决策者还是投票者)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最有利的行动方案。由这一假定出发,公共选择理论得出了一系列关于公共政策及其过程的理论解释。根据这种途径,投票者更像是一个消费者; 压力团体可以看作政治消费者协会或有时作为合作者; 政党变成企业家——他们提出竟争的一揽子服务和税收的交换选票; 政治宣传等于商业广告; 政府机构就是公共公司一一它们依靠动员和获得充分的政治支持以掩盖成本。
4. 政策环境
【答案】实质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它与公共政策之间不断地进行各种资源和信息的交流,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
5. 方案规划
【答案】方案规划是指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采取科学方法,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设定一套未来行动选择方案的动态过程。依据政策专家罗伯特. 梅叶的看法,方案规划主要有以下五个特性:①方案规划是目标导向的; ②方案规划的变革取向:③方案规划的选择取向:④方案规划的理性
取向; ⑤方案规划的群体取向。
6. 趋势外推
【答案】趋势外推是预测的方法论基础的一种。趋势外推把过去观察到的趋势扩展到未来。它假定过去发生的事情在未来也将会发生,只要没有新的政策或出乎意料的事件的干预而改变了事件的进程。趋势外推的根据是归纳推理,即一种从特殊的观察陈述(如时间序列数据)到一般结沦的推理过程。在趋势外推中,通常是从一系列时间的序列数据开始,把过去的趋势推断到未来,然后寻求有助于证明这种推断的规则和假设的帮助。
7. 精英
【答案】精英是相对于一般社会大众而言的。社会被认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掌握权力的少数人精英,另一部分是社会大众。只有很少的人为社会分配价值,大众小能决定公共政策。精英是从社会经济上层小成比例地抽取出来的,公共政策反映的不是大众的需求,而是反映在社会中占少数、居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取向。大众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冷漠的和缺乏信息的,因此大众情感在更多时候为精英所操纵。精英主义认为,精英在关于社会体系的规范上拥有共识,不为追求卓越而竞争,精英的共识多于分歧。社会的统治者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方面超过大多数被统治者,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是社会的精英。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团,掌握着重大决策权,他们的政治态度、言行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决定着政治的性质。精英理论认为,必须分析这些政治精英才能揭示政治的本质和规律。
8. 取舍理论
【答案】取舍理论来源于正统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政策或经济目标时,通常把现有资源假定为有限的和固定的,若他们面临多项政策或是多重目标的选择,那就必须要有所取舍,采取某项政策或是目标,就必须要舍弃其他选择。
9. 标准差
【答案】标准差又称均方差,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它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标准差未必相同。标准差又被称为标准偏差,或者实验标准差,公式如下:
标准差是一组数值自平均值分散开来的程度的一种测量观念。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
分的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异较大; 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
10.政策评估
【答案】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又可分为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二、简答题
11.政策失败的一般原因。
【答案】政策失败即由于种种原因公共政策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尽管人们总是试图制定并实施最有效率、最能解决问题的政策,但现实的情况是,政策失败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分析政策失败的原因,从反面吸取教训,从而减少政策失败,提高政策水平,一也是政策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概括起来,政策失败的一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投入不够
一项政策制定出来,在实施过程中,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没有必要的物质投入作保证,政策就很难贯彻执行下去。政策投入不够主要表现为资金短缺和执行不力。
(2)目标团体不配合每项政策都有其固定的指向对象,即日标团体(或称为政策对象或政策相对人)。目标团体的态度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日标团体积极配合,政策就会被顺利执行,并体现出一种优质高效的趋势; 而如果日标团体不配合,即使政策执行者投入了足够人力、物力、财力,倾注了很多精力,政策也很难被有效执行,甚至在日标团体的强烈抵制下,政策会惨遭失败。
(3)政策本身的问题
政策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造成政策难以被有效执行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①政策在目标、内容和管理卜彼此冲突。在经济生活中,不同部门出于不同的考虑制定并执行适合本领域的政策,但不同部门制定的有关涉及同‘个问题的政策却常常彼此在目标、内容等方面相互冲突。在这种情沉下,人们无所适从,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②有些问题纷繁复杂,解决难度大。包括两种情况:
a. “公共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而政策却可能只是要解决其中的一个或数个问题”; b. 许多公共问题因其所涉及的复杂环境,难以解决或难以彻底解决。
③政策超前或滞后。有些政策虽然反映了人们良好的愿望,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惨遭失败。因为该项政策不符合现实的基本情况,更多的是基于某种观念而制定的,而这种观念在目前还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另外,有些政策的失败是因其滞后性。政策的形成总是需要时间的,再加上有些时候政府某些环节的低效率,当政策制定出来并准备执行时,政策意在解决的问题己发生了性质的变化,该项政策己明显不适宜当前的情况,若继续执行,自然会失败。
(4)解决某些问题的代价大于利益
有些问题的彻底解决代价高昂,所以难以执行相关政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