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种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弊端。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校教育应该使每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新课程教学中,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应从重教师“教”真正转变到重学生“学”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促使学生参与学习。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使每位学生平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参与了学习, 学生才有机会创造成功,获得自信,从而主动学习。相反,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参与到学习中,自然就没有成功的可能,便谈不上主动学习。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首先要能够参与到学习中。而学生的情绪是教师鼓动起来的,学生的热情火焰是教师点燃的。因此,要使每位学生参与学习,还在于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关注。 本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历史背景,以现代学习理论为基础,对教师关注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行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生活体验,形成了“关注学生-学生参与学习-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再创造成功-更加自信-主动学习”的研究思路。 在教学中,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实验班和对照班都采用现代教学方式;每节课实验班和对照班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实验前,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只在实验班进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心理、学习需要以及学生的特长或者优点。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目的地进行关注 。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特征;关注每位学生的特长和优势特征;关注每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每位学生的成功。并把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贯穿落实在新课程教学当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一系列关注,旨在吸引或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 同时在新课程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利用表格对实验班学生(对照班不做)进行过程性评价。此表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作业、提问、纪律、课堂参与、自主学习、探究实验、合作学习等,教师分别从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关注。随时将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记录下来,以此监督和鼓励学生有效参与学习。 通过教师对学生多方面的关注,一方面,能较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学习中能够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树立自信,逐渐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慢慢形成“关注学生-学生参与学习-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再创造成功-更加自信-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最终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