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长期以来,土地问题一直是国民关注的焦点。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从建国后沿用至今,尽管其间在征地补偿标准方面作了一些调整,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土地征用制度本身,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已不相适应。尤其是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在征地安置补偿办法、征地程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一方面农民得不到合理补偿、有效安置,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征地程序出现众多缺陷,造成腐败现象严重,土地配置效率低下。土地征用诸多弊端的根源在于我国现有的土地公有制以及政府的自利性行为,“征用多少”、“如何征用”农民都没有多少决策权,造成农民个体利益与政府权利的严重失衡;同时多级行政体制导致决策层与执行层的信息传递路径过长,甚至导致政策执行的效果与初衷南辕北辙,土地政策的执行存在较大阻碍。如何在现实制度条件下,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科学地论证征地补偿办法,提高土地征用效率,尤其是解决“如何征用”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征地问题的内在原因,对土地征用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分别从用地性质的界定标准、认证主体和界定程序,以及对农民进行补偿、征地程序入手,提出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具体方案:界定严格的“公共利益”范围,树立正当程序观念,按照公正、公开与效率的原则,完善用地性质界定程序;建立以市场价格为主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建立多样化的征地补偿方式等对策来解决我国征地中存在的弊端,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同时通过参与高教园区征地实践,并结合理论学习,充分分析了影响高校征地效率的因素:对征地政策理解不到位、缺少征地协议范本、与后期衔接不紧,并提出了在现有征地制度下提高高校征地效率的解决对策:1)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和代建制管理,并结合高校实际优化管理模式;2)征地补偿安置以保证农民的合法利益为出发点,站在长远角度拟定协议;3)引入专业化策划,主导全过程管理,提高新校区建设的整体效率。在对策中,包括了高校代建制的具体优化建议,征地协议模式和具体模版,专业化策划的具体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