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875地理学科基础[专业硕士]之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民俗
【答案】民俗的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民俗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产和民族的繁荣,有的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所以,有的民俗小断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会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2. 语言
【答案】语言就广义而言,是一套的沟通以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它是指人类沟通所使用的自然语言。在一个先进的社会中一般人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语言能力。语言的目的是交流观念、意见、思想等。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
3. 民族
【答案】民族是个历史范畴,它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民族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顺序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民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必须经过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事实上,有的民族从其产生之后,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也出现了几个民族结合为同一民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同化的民族当然不会再经历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而新产生的民族自然也没有经过其产生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
4. 城市空间内部结构
【答案】城市空间内部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具有各种功能及其相应的物质外貌的功能分区。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等,各个功能区有机地构成城市整体。
5. 行为空间
【答案】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 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间的联系
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料及达到的空间。
6.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答案】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是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在这个巨系统中,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相结合,就形成了人地系统发展变化的机制。
二、简述题
7. 试述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答案】布莱克人口转变模式有五个阶段:
高位静止阶段; 早期扩张阶段; 后期扩张阶段; 低位静止阶段; 减退阶段。这五个阶段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1)在第一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这一阶段的时期处在中世纪及以前的漫长时期,其原因是当时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低,再加上自然灾害和人为的战争以及瘟疫,使死亡率增高,人类抵抗这些灾害的能力有限。
(2)在第二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这一阶段发生在西欧各国的产业革命之后,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身体素质也随之得到提高,人类抵抗各种灾害的能力加强,这使得死亡率开始下降,而出生率变动不大。
(3)在第三阶段死亡率进一步的降低,这一阶段社会快速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抵抗灾害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而此时的出生率仍处于高位,虽后期下降,但相对于第二阶段的死亡率下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停滞,这样使人口大幅增长。
(4)在第四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下降至较低水平,使人口变动处于静止,但人口基数很大,在此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观点有所改变,使得出生率下降。
(5)在第五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负增长状态,在这一阶段,由于前几阶段的人们都步入老年,人口老年化,而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观点的改变,使得死亡率相对于出生率高。
8. 论述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
【答案】(1)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世界被看作一个市场,在不同国家寻求同质的细分市场,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采用标准化的经销组合。驱使企业全球化的动因:
①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使得世界统一市场加速形成,尤其是由于国家之间大规模的资金流动,使各个国家的市场日益变成全球市场。
②人们在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等方面日益接近,以致全球变成了一个共同的消费市场。
③技术环境的改善使全球市场信息的传递和标准化产品的设计、生产称为可能。
④市场规则和技术标准化越来越统一化、一体化。
⑤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似点演变成“公共的全球文化”。
(2)本土化
本土化就其实质而言是指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市场相关环境的适应过程。驱使企业本土化的动因有:
①跨国公司经营面临着小同的环境。
②不同背景下消费需求的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异。
③受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跨国公司实行标准化的产品分销特别困难,只能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分销策略。
④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价值差异正在变大,种族意识和民族情绪正在普遍增强。
9. 简述工业生产的特点
【答案】工业生产的特点包括:
(1)无明显季节性和地域性。
①无明显季节性:工业生产是物理的或化学的生产过程,它不像农业那样依赖自然条件,受季节的严格限制。除少数部门如制糖、晒盐等外,可以全年进行生产。
②无明显地域性:土地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不像农业那样受空间上的严格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生产方法和工艺过程的地域性并不十分明显。
(2)生产过程的可分解性与专业化和协作化。
①生产过程的可分解性:工业生产过程一般都是可分解的,这一特征使专业化和协作化成为可能。
②专业化和协作化: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为了更好地产生经济效益,工业内部日益走向专业化生产,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和越来越复杂,联系与协作越来越广泛,甚至为了生产某些工业产品要进行国际合作与联系。
10.简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答案】(1)城市体系的概念
城市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做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2)基本特征
①整体性
城市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②等级性或层次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