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工程大学分析化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配位滴定法中缓冲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在滴定过程中不断释放出
反应式为:
因此随着滴定的
进行,溶液pH 不断降低。为了控制适宜的酸度范围,保证滴定的准确进行,需加入缓冲溶液。另外,指示剂也需要在规定的pH 范围内使用。
2.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结果说明分子中可能存在什么?
【答案】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度
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另外还有一个c=c或c=o
3. 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遵循什么规律?
【答案】
4. 在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中的氨水法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可控制溶液的pH 在8〜9,防止
氧化物对其他金属离子的吸附;促进股状沉淀的凝聚。
5. 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配制、标定和保存项?
【答案】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有二,一是的挥发,二是所需体积(加KI 的目的是増加的溶解性;使准确浓度的
标准溶液,也可用
(中性或弱碱性介质)配制抑制细菌再生长。
标准溶液时,应用间接法配。称取近似于理论量的
和杀菌),再加入少量
使溶液呈弱碱性,以
溶于新煮沸并冷却了的蒸馏水中(煮沸除
被空气中的
氧化。配制标
准溶液时,应用间接法,称取近似于理论量的碘,加入过量KI ,加少量的水研磨溶解后,稀释至
减少碘的挥发),贮存于棕色瓶内,于暗处
的浓度时,可用已知
保存(与橡皮等有机物接触后反应,遇光遇热浓度将发生变化)。标定
作基准物。
难溶于水,但可溶于碱,
沉淀生成;
作为抗衡离子,减少氩
不饱和
分子中可能存在一个苯环,因为一个
计算其不饱和度为多少?从计算
标准溶液时,应注意哪些事
容液不稳定,使用一段时间后应重新进行标定,如出现浑浊或析出硫,
应过滤后再标定,或另配。标定时用基准物
①酸度0.2〜0.4mol/L;
②滴定,先用
,标定反应条件:
与KI 作用时应在碘量瓶中进行,要在暗处放置一定时间,待反应完全后。再进行与KI 作用快,宜及时滴定;
,若KI 溶液显黄色或溶液酸化后淀粉指示剂显蓝色,则应事
所致,不影响分析结
溶液滴定至无色后再使用;
③使用的KI 中不应含
④滴定至终点后,经5min 以上,溶液又出现蓝色,是由于空气氧化果。若终点后,很快又转变为蓝色,则表示反应来完全(KI 与标定。
6. 测定
的反应)应另取溶液重新
核磁共振谱应采用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谱仪的原因是什么?
核的天然丰度及磁旋比均比
核小。
【答案】由于
二、计算题
7. 用一种新的方法测定某标准试样中该标样中
的含量(%),得到以下八个数据
:
问这种新的方法有无系统误差?(已知
含量的标准值为34.33%, P=0.95)
【答案】解法1:已知n=8, f=n-1=7, 所以
查t 值表得
解法2:易知
标准值34.33%落在(34.31±0.05)%范围内,说明新方法没有系统误差。
8. 测定某合金中镍的质量分数,一共测了10次,所得结果(%)如下:1.52,1.46,1.60
,
1.49,1.65,1.41,1.83,1.50。问有无可疑值需舍去?(取置信度为90%) 【答案】解法1:用Q 检验法,步骤如下:
(1)首先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根据与平均值的差值大小确定可疑值; (2)找出可疑值与近邻值的差;
(3)用极差除可疑值与其近邻值之差,得到舍弃商值; (4)查Q 值表,若
则舍去,否则保留。
当n=10时,
所以
1.83应舍去。
因故新方法不存在系统误差。
由均值可知1.83是可疑值。此时,
解法2:用Grubbs 法: 标准偏差s=0.112, 查表得所以
1.83应舍去。
则
因1.65与其他数值相差较大,应再检验。此时,
所以1.65应保留。
9. 以5.0。
计算:
(1)化学计量点时的甲酚橙):
这样,化学计量点时的
的条件稳定常数为:
化学计量点时的(2)由(1)可得:
这样,可以求得以一甲酚橙为指示剂,终点误差为:
10.测定废水中的酚时,利用加入过量的有色显色剂形成有色配合物,并在575nm 处测量吸光度。若溶液中有色配合物的浓度为0.657; 在同一波长下,仅含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答案】(1)由Lambert-Beer 定律∴游离试剂的摩尔吸光系数(2)∵
EDTA 滴定浓度均为混合液中的溶液pH 为
(二
(2)若以一甲酚澄为指示剂,终点误差为多大?已知pH=时,【答案】(1)副反应系数为:
为:
游离试剂的浓度为测得吸光度为
游离试剂的溶液,其吸光度只有0.018, 所有测量都在
2.0cm 吸收池和以水作空白下进行,计算在575nm 时,(1)游离试剂的摩尔吸光系数;(2)有
当仅含显色剂
时,A=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