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学612中外美术史一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董其昌
【答案】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代书画家。书法出入晋唐,兼有“颜骨赵姿”之美。书法入画,简化形象。擅画山水,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 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 青绿设色古朴典雅。发展了墨法,推出母题作画而含义在外的表现手法。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
2.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答案】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高度写实的技艺,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清明时节风貌的一幅绘画杰作,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3. 四宁四毋
【答案】四宁四毋是明清之际的著名书法家傅山提出的一个理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傅山书学的核心主张是重视人格、崇尚古朴、追求天然等审美追求,因此,这“四宁四毋”原则不仅是其发自内心的个性要求,更是针对当时书坛盛行的矫揉造作的帖学书风,特别是对赵、董书风的流行而提出反对和批判。他提出的“拙、丑、支离、直率”是他从古籀、篆、隶碑刻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特点,而“巧媚、轻滑、安排”则是帖学书派的弊病所在。傅山欲以篆、隶碑刻的“拙、丑、支、离、直率”去矫正帖学末流的“巧、媚、轻、滑、安排”。
4. 《收租院》
【答案】《收租院》是指中国现代大型泥塑群像。全部泥塑分为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帐、逼租、反抗7个部分。以连续性的情节,展示了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作品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体,所塑人物形象准确,身分、年龄、个性各不相同,人物神情生动逼真,是中国现代雕塑之代表性作品。
5. 六法
【答案】“六法”出自南齐前后的画家、理论家谢赫的绘画理论著作《画品》,这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六法”即:①“气韵生动”,是把生动的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 ②“骨法用笔”,是指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③“应物象形”,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 ④“随类赋彩”是指
色彩与所画的物象相似; ⑤“经营位置”,是指绘画的构图; ⑥“传移模写”,是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六法”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
6. 长信宫灯
【答案】长信宫灯以汉代宫女形象为基本造型,灯身通体鎏金,有铭文“长信”二字。宫女作跪坐状,以左手持握灯座底部的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向下宽展如同倒置的喇叭,与体腔为空心相连,燃灯时起到烟道和消烟的功能。灯盘呈“豆”形,可以调节照度和照射力一向。长信宫灯的设计,将功能性、科学性与灯的造型设计完美地统一起来。
7. 雕漆
【答案】雕漆是唐代创造的漆器新产品,它是先在漆胎上涂漆数十层,待一定厚度,再进行雕刻,这种做法现在通称剔红。
8. “外师造化”
【答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躁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是指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是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9. 小景山水
【答案】小景山水是北宋流行的山水样式。它以表现幽情美趣、水边沙岸、柳溪野趣的小景见长。作画多是小轴,很秀雅,也很有情趣,引人人胜。小景山水在全景式雄伟山水之外别开新境,使现实可居的世界变得清丽可善,受到宫廷贵族与文人骚客的欣赏和喜爱。代表作品有惠崇的《溪山春晓图》和赵令穰的《湖庄清夏图卷》。
10.三远
【答案】三远是山水画的三种取景法,即高远、深远、平远,是中国画特有的透视法。由北宋郭熙在其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论述了山水画创作中对于构图、透视原理的三种不同方法的视觉感受和绘画意境的诞生,对中国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二、论述题
11.略论什么是“写意画”。
【答案】写意,就是偏重于意韵与情趣的表达,并不拘泥于客观对象本质的外貌形态,强调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的融入。“或强调哲理性的显现,或重视抒情的表达”,但这种“抒情的表达”义并不是无本之源,并不是作者的随心所欲,而是在观察可观对象的基础上完成的。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追求表现对象的形体准确、逼真,并非写意水墨画的主要使命,写意画贵在得意,它不但写出对象的外形,更要写出对象的神情,同时也强烈地包含着画家自身抒发的意境和意趣。只求形似,不是艺。写意画面中的景物经常是变形的,这也是写意画通常运用的手段,变形犹如文学上的夸张手法如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它强烈、新奇但依然是自然而近情理。
写意画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相传唐代王国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一变勾祈之法”,创造了“水墨淡,笔意清润”的破魔山水。五代徐熙先用色写花的枝叶蕊尊,然后略施淡彩,开创了徐体“落墨法”。之后宋代文同兴“四君子”画风,明代林良开“院体”写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浓墨浅色,陈白阳重写实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写意画代己经进入全盛时期。经八大山人、石涛、李解、吴昌硕、齐白石等发扬光大,如今写意画已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画法。
写意画用意第一,其绘画的内涵更注重文以载道、遗形写神,其形式上更讲究个性的笔情墨趣、诗书画印的配合。写意画是传统中国画里令人赏心悦目的画种,它以淋漓的水墨,纵横的笔法、弥满的气势,使观者赞声鼎沸叹为奇观,并拥有广泛众多的欣赏者。通过画的立意叩动欣赏者的情意,产生回味不尽的画意是成败的关键。
12.简述元代早期士大夫绘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答案】元代早期士大夫绘画代表艺术家有赵孟頫、钱选、李衍。
(1)赵孟頫
①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②艺术主张上提倡“古意”,引晋唐为法鉴,批评南宋险怪霸悍和琐细浓艳之风,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
③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造境与写意、诗意化与书法化在绘画中得到调和与融洽.
(2)钱选
①宋末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頫等合称为“吴兴八俊”。提倡绘画中的“士气”,在画上题写诗文或跋语,萌芽了诗、书、画紧密结合的文人画的鲜明特色;
②山水画常以他居住的浮玉山和苔溪为题材,以设色画为多,如他的《山居图卷》青绿设色,笔势细腻,方刚拙重;
③人物圆以历史题材居多,笔墨多在工整中又带有质朴和稚趣;
④花鸟画成就最高,所画花鸟用笔尽劲,细洁而光润,设色淡雅清丽,精巧传神。
(3)李衍
①擅长画竹,深入观察,画风严谨,注重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