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空间格局及热点区社会空间模式研究

关键词:文化娱乐业 空间格局 热点 社会空间模式

  摘要


文化娱乐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娱乐活动也是一种休闲方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文化娱乐业在世界兴起也只有20年的时间,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也是近十年的事,文化娱乐业作为一种新型业态,既有与其它产业共同的特点,也有其特有的规律性。学术界对产业空间特征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大尺度空间特征方面,而新兴产业,特别是城市内部微观尺度及场所层面的空间特征研究,还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因此本研究从城市内部微观尺度,综合运用三种方法对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在空间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热点区进行模拟,进而分析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热点区社会空间模式,为西安市文化娱乐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西安市文化娱乐业发展现状,以电影院歌剧院、歌舞厅、网吧游戏厅、酒吧咖啡吧茶吧、公园游乐园等作为研究样本,以为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为基本统计单位,通过电子地图和实际调研获得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的空间点数据。文化娱乐场所主要集中在主要交通和商业街的道路两侧,本研究选取西安市主要交通干线组成的道路网格作为基本研究单元。根据研究需要划定了研究单元,在绕城高速公路以内的城区,将西安市72条主要干道、48条次要干道交织形成道路网格作为研究单元,西安市共有131个研究单元。每个研究单元称作一个街道面,简称街道。以2011年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空间点数据作为基础数据,以每个街道面作为基本研究单位,综合运用三种空间分析方法对西安市文化娱乐业场所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可视化表达的矢量数据符号化,基于道路网格空间尺度对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等级规模进行划分,揭示不同道路网格内文化娱乐场所等级规模分布特征。西安市文化娱乐业八大亚类场所等级规模数量特征表现为第一等级街道面和第二等级街道面比重偏小,第三等级街道面和第四等级街道面比重明显偏大。八大文化娱乐场所街道面等级规模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性。
第二,基于道路网格空间尺度,通过空间相关分析中Moral’s I指数判别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空间相关性,从而揭示西安市为文化娱乐场所的不同类型区的区位特征。不同于类型文化娱乐场所数量分布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电影院剧院和茶吧场所分布空间自相关性最强。网吧和公园游乐园的场所数量分布空间自相关性较弱。总体来说,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空间分布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第三,运用地统计分析空间差值法,以每个街道面的文化娱乐场所数作为属性数据,对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热点区进行模拟,对文化娱乐场所热点区的场所类型结构进行分析,揭示西安市各个文化娱乐场所热点区的场所类型结构特征。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四大热点区是城中心热点区、城西南热点区、城南热点区、城北热点区,且各个热点区的场所类型结构不同。城中心热点区是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核心区,且是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的最为集中的地点;城西南热点区健身场所数量之多和比重之大是其突出的特色;城南热点区是突出特点是酒吧、公园游乐园的分布较多;城北热点区是文化娱乐场所数量最少,但网吧场所数量居于全市之首。
第四,文化娱乐业社会空间发展模式研究。西安市文化娱乐场所空间热点范围呈现向异性,不同热点区本身面积及其辐射面积不同,其原因是文化娱乐场所区位因素差异所致,说明交通条件、地租地价、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商业繁华度、生态环境等确定性因素是形成文化娱乐场所分布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