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835微生物学(食品)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菌毛。

【答案】菌毛,又称纤毛、伞毛、绒毛或须毛,是指长在细菌体表的一种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附属物,具有使细菌较牢固地粘连在物体表面上的功能。

2. 不产氧光合作用。

【答案】不产氧光合作用是一种存在光合细菌中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即不利用

时的氢供体,而利用还原态无机物(

3. 转座因子。

【答案】转座因子是指具有转座作用的一段DNA 序列。

4. 外毒素与内毒素。

【答案】外毒素是指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有的属于

酶,有的属于酶原,有的属于毒蛋白,它们可以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其毒性作用强;

内毒素是存在于细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毒素,热稳定,高剂量有毒,有弱的免疫原性,没有器官特异性。

5. 白细胞介素-2。

【答案】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由活化T 细胞产生的多效能淋巴因子,具有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等作用。

6. 沉淀反应。

【答案】沉淀反应是可溶性抗原(蛋白质、血清、细菌抽提物等)与其相应抗体在合适比例和适当条件下反应,并出现肉眼可见沉淀物的血清学反应。

7. 水体自净作用。

【答案】水体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水体尤其是快速流动的水体中的各种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作用,例如好氧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原生动物对细菌等的吞噬作用,噬菌体对宿主的裂解作用,以及微生物产生的凝胶物质对污染物的吸附、沉降作用等对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第 2 页,共 23 页 作为还原)或有机物还原的氢供体。

8. 五界系统。

【答案】五界系统是由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组成的系统。

9. 基团移位(group translocation)

【答案】基团移位(group translocation )是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因此不同于一般的主动运送。

10.菌根。

【答案】菌根是指一些真菌和植物根以互惠关系建立起来的共生体。

二、简答题

11.何谓三域学说?提出此学说的根据是什么?它在目前面临何种挑战?

【答案】(1)三域学说的根据与定义:

三域学说是20世纪70年代以末,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Woese 等人提出来的学说,他们对各大量微生物进行16S 和核苷酸顺序的同源性进行测定,并比较其同源性水平后,提出三域系统。三个域指细菌域、古生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2)目前三域系统所面临的挑战有:

①16S 和的分子进化很难代表整个基因组的分子进化;

②已知许多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和它们表达的功能蛋白更接近于细菌而非接近于古生菌等。

12.简述McCord 和Fridovich 的厌氧菌氧毒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假说。

【答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学说是指目前一般被认为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制的学说。该学说认为SOD 的功能是保护好氧菌免受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的毒害,缺乏SOD 的微生物只能进行专性厌氧生活。凡严格厌氧菌就无SOD 活力,一般也无过氧化氢酶活力,故在分子氧对它们有毒害作用。

13.为什么说土壤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如何从中筛选所需要的菌种?

【答案】(1)土壤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原因在于:

土壤具备了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所以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可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也是它们的“大本营”,对人类来说,则是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2)从土壤中筛选所需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4.病毒的一般大小如何?试说明病毒的典型构造。

【答案】(1)病毒的大小: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是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小颗粒,它们直径多数为100nm (20〜200nm )左右,必须借助电镜观察病毒的形态和精确测定其大小。最大病毒是直

第 3 页,共 23 页

径为200nm 的牛疸苗病毒;最小病毒之一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其直径仅为28nm 。

(2)病毒的典型构造:病毒的典型构造由里到外依次为:核心、衣壳、包膜和刺突。其中,核心为病毒的基因组,衣壳由蛋白质构成,核心和衣壳合称为核衣壳;包膜为类脂双层膜,只存在较复杂的病毒中。

15.察氏培养基的组成为:蔗糖:30g ,磷酸氢二钾:1.0g ,硝酸钠:2g ,硫酸镁

0.5g , 氯化钾:0.5g , 硫酸亚铁:O.Olg , 蒸馆水:1000ml 。

(1)该培养基的C 源,N 源各是什么物质?

(2)除C 源和N 源外的其他物质起什么作用?

(3)该培养基为什么不加生长因子?

【答案】(1)该培养基的C 源物质是蔗糖,N 源物质是硝酸钠。

(2)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钾、硫酸亚铁为该培养基提供矿质营养。蒸馏水提供水分。

(3)该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上能合成自身所需的全部生长因子,故无需添加生长因素,该培养基所培养的微生物为野生型。

16.试列表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形态、构造、成分和功能间的异同。

【答案】比较如下表。

三、论述题

17.沼气发酵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

【答案】(1)沼气及沼气发酵的定义:

①沼气,又称生物气,是一种混合可燃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另有少量②沼气发酵,又称甲烷形成,其生物化学本质是:产甲烷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碳源营养物以产生细胞物质、能量和代谢废物

(2)沼气发酵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水解阶段,由多种厌氧或兼性厌氧的水解性细菌或发酵性细菌把纤维素、淀粉等糖类水解成单糖,并进而形成丙酮酸;把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并进而形成有机酸和氨;把脂类水解成甘

第 4 页,共 23 页 和还原 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