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809微生物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光能无机营养型。
【答案】光能无机营养型,又称光能自养型,是以
机物质的营养类型。
2. 菌丝球。
【答案】菌丝球是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通气搅拌或振荡培养时,菌丝体相互紧密纠缠形成的颗粒。它均匀的悬浮于培养液中,有利于氧的传递以及营养和代谢产物的输送,对菌丝的生长和代谢产物形成有利。
3. 原养型
【答案】原养型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过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现上与野生型相同,遗传性均用
4. 初级代谢。 表示。 作为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并利用光合成细胞有能,以无机物(如水、硫化氢、硫代硫酸钠或其他无机硫化物)作为供氢体,还原
【答案】初级代谢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的过程。
5. 革兰氏阳性细菌。
【答案】革兰氏阳性细菌是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呈紫色的细菌。
6. 基团转位
【答案】基团转位指一种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又需耗能的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的运送方式。
7. Transduction
【答案】转导,是由病毒介导的细胞间进行遗传交换的一种方式。其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细胞的DNA 或RNA 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转导可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两种类型。
8. 稳定期。
【答案】稳定期,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是生长速率常数等于零的时期,此时菌体产量
达到最高。
二、简答题
9. 试根据“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分析芽孢的抗热机制。
【答案】根据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分析芽孢的抗热机制是: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这就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正是这种失水的核心才赋予芽孢极强的耐热性。
10.图示芽孢构造及其各部分成分,并说明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的机制的。
【答案】(1)芽孢构造及其各部分成分如下图所示: I
图
(2)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解释芽孢耐热的机制: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抗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差及皮层的离子强度高,从而使皮层有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核心部分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而核心部分的生命物质却形成高度失水状态,因而产生极强的耐热性。
11.试述TCA 循环的特点、其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及与人类生产实践的关系。
【答案】(1)TCA 循环的特点有:
①氧不直接参与其中反应,但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运转(因
每分子丙酮酸可产4个
高。
(2)TCA 循环位于一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的枢纽地位,可为微生物的生物合成提供各种碳架原料。
(3)与人类的发酵生产(如柠檬酸、苹果酸、谷氨酸、延胡索酸和琥珀酸等)密切相关。
12.实验室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是什么? 试说明细菌、酵母菌、放线菌保藏的一种适宜方法。
【答案】冰箱保藏法(细菌,酵母菌菌)、石蜡油封保藏法、甘油悬液保藏法、砂土保藏法
和FAD 再生时需氧);②1个1个GTP , 总共相当于15个ATP ,因此产能效率极
(放线菌)、冷冻干燥保藏法。
13.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
【答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在形态、质地、正反面颜色等方面各有不同。其特点分别为:
(1)细菌的菌落一般呈现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
(2)放线菌菌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
(3)酵母菌一般都有湿润、较光滑、有一定的透明度、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以及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等特点。酵母菌菌落的颜色比较单调,多数都呈乳白色或矿烛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4)霉菌的菌落形态较大,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等。
14.在细菌细胞中,均以环状形式存在的染色体DNA 和质粒DNA , 在质粒提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质粒的检测和分离有什么利用价值?
【答案】(1)变化:由于染色体DNA 分子比质粒DNA 分子大得多,在提取过程中易于断裂成大小不同的分子片段,但一般情况下仍然比质粒大,因此在琼脂糖凝胶电泳过程中随机断裂的染色体DNA 片段,其泳动速度较慢且带型不整齐,而质粒DNA 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小,在提取过程中一般不会断裂成小片段,相对分子质量一致,因此泳动速度较快,且带型整齐,与染色体DNA 分开。
(2)变化的利用价值:从而有利于质粒DNA 的检测和分离。
15.利用酪素培养基平板分离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的微生物,仅凭蛋白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大,就能断定该菌株产胞外蛋白酶的能力大吗?为什么?
【答案】(1)不能。
(2)因为:
①不同微生物的营养要求、最适生长温度、pH 值等生长条件有差别,在同一平板上相同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状况不同;
pH 值、 ②不同微生物所产蛋白酶的性质(如最适催化反应温度、对底物的降解能力等)不同;
③酪素培养基平板分离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的微生物是一种定性及初步定量的方法,应进一步针对获得的几株菌分别进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并在分析几种菌株所产蛋白酶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摇瓶发酵实验及测酶活确定蛋白酶高产菌株。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