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阶层性贫困
【答案】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2. 表现性角色
【答案】表现性角色是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角色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道德,实现着社会的稳定。表现性角色的承担者往往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理想,怀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之所以履行角色的要求,主要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义务感,而主要不是着眼于报酬。
3. 形式性合理与实质性合理
【答案】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如果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用量来表不,即能被计算并尽可能以货币单位这一形式来表示,那么这些行动在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属于形式合理的经济行动。其合理性的程度由计算的可运用程度决定。
实质合理性是指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方式,根据某些价值的基本要求,向现存的人的群体供应产品。其合理性的程度与产品的实际分配方式以及被提供产品的人群的范围有关。实质合理性并不满足于日的合乎理性的计算,而是要提出伦理的、政治的、功利主义的、享乐主义的、等级的、平均主义的或者某些其他的要求,并以此用价值合乎理性或者在实质上日的合乎理性的观点来衡量经济行为的结果。
4. 镜中我(库利)
【答案】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二个阶段:①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②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③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
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5. 精英循环(帕累托)
【答案】精英循环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是指社会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体现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旦流动缓慢,就会造成执政阶级中蜕化分子激增,同时非执政阶级中的精英小断增长,社会将随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并建立起新的平衡。
二、简答题
6. 怎样对于社会运行的状态做出评价?
【答案】评价社会运行状态要遵循三大原则: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满足需要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衡量社会运行与发展不能只从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片面的角度出发,而是必须用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标准来评价,这个标准应包括社会的各个基本方面。综合性原则的运用有两条基本途径:
①理论综合研究。其一般过程是,首先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占有大量实际材料,然后通过分析材料说明其内在的联系,并由其中找出最重要的联系,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②利用数学、统计学等模型的综合研究。这类模型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社会现象虽然复杂,但总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而加以计量。计量化的社会现象具有准确、严格、客观性强和容易比较的特点。
(2)协调性原则
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即社会多种要素、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状况,包括结构性协调、功能性协调和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三个方面。
①结构性协调是指社会要素的联系具有较高的有序性、合理的比例与排列和严密的组织性。 ②功能性协调
功能性协调是指社会系统在活动和作用上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功能上的协调有两种情况: a. 在结构协调基础上的功能协调,这时,功能上的协调有牢固、可靠的基础,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协调。
b. 结构不协调,但由于人们主观上的努力,在结构发挥的作用上做了尽可能的调整,功能上实现了暂时的协调。
(3)满足需要的原则
需要是个人、社会集团和整个社会对于维持和发展其自身活动的条件的各种要求的总和。满足需要的程度是指个人、社会集团与社会实现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所达到的水平或状态,是一个具有一定确定性的、可以量度的范畴。
7. 简述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联系。
【答案】(1)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含义
①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如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等,因而人的社会地位也是多方面的。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地位之上。
②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a. 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b. 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c. 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d. 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联系
角色是社会地位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地位是角色的内在依据和表演准则,所以我们是通过个人角色的扮演判断其地位的。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完全陌生的人呈现在我们眼前,对于这样多的素味平生的人,我们通过他们的角色扮演,比如衣着打扮、行为举止、言谈话语来判断或辨认其社会地位。
8. 简述社会控制的涵义及类型。
【答案】社会控制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按控制对象划分
①对于意志的社会控制,包括舆沦、暗示、个人理想、社会宗教、艺术和社会评价之类等基于伦理的社会控制;
②对于情感的社会控制,包括法律、信仰、礼仪、教育和幻想等基于政治的控制手段。
(2)按功能性质划分
①积极性控制,运用舆论、宣传和教育等措施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积极预防社会越轨行为的产生;
②消极性控制,运用惩罚性手段对己有社会越轨行为进行制裁。其中,消极性控制又可称为狭义上的社会控制,其针对的是特定越轨人群。
(3)按控制的性质划分
①硬控制,又称正式控制,利用法律、纪律、政权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行控制。
②软控制,又称非正式控制,利用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行控制。
(4)按社会控制的作用力方向划分
①外在控制,经由外在压力实施的控制。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负向的制裁措施,例如对那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