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969有机化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下列有关取代苯乙烯的臭氧分解的定量数据是在四氯化碳溶液中获得的:

消失后计算起的。这些数据能否提供在臭氧分解机理中哪一步是决定速度的信息?

【答案】

从实验的数据成是亲电的。

可见反应是亲电的,从反应历程可见,第一步烯与臭氧的加

苯乙烯和臭氧的反应级数都是一级,反应是在臭氧

反应级数各为一级。第一步体现出这种动力学的结果。可见第一步是速度决定步骤。

说明反应可自发进行。

2.

辛烯的环氧化物(即反-2, 3-二异丙基氧杂丙烷)与三甲基硅烷基钾反应得Z-4-辛稀,作【答案】

3. 在薄荷油中除薄荷脑外,还含有它的氧化产物薄荷酮合成:甲基庚二酸二乙酯加乙醇钠,然后加异丙基碘得C ,分子式为

C 加

(1)写出上列合成法的反应式。

(2)根据异戊二烯规则,哪一个结构式更与薄荷油中的薄荷酮符合? 【答案】⑴

加热;然后加

为93%产率的惟一烯,提出此反应的合理机理。

薄荷酮的结构最初是用下列方法

B 加乙醇钠,然后加

再加热得薄荷酮。

得到B ,分子式为

(2)根据异戊二烯规则,最后一步产物中的(1)更与薄荷酮相符。

4. 下列联苯衍生物哪一个有可能拆分为光活性对映体?

【答案】(2)、(3)能拆分,(1)、(4)不能拆分,因为分子中有对称面,不是手性分子。

5. 下列每一个反应都证明按高立体选择性方式进行。试讨论每一个中间体化学的主要控制因素。

【答案】

反应受“产物控制因素”控制,形成较稳定的产物。

由于高度位阻的三烷基硼氢化物,在还原酮中,以平伏键进攻,而得直立键醇A 。因此反应是由“空间靠近”控制,位阻效应为主要控制因素。

此反应为自由基历程,产生的自由基中间体C 从位阻较小的一面捕获氢更容易,从而得立体选择性产物B 。可见位阻效应为反应的主要控制因素。

(d )其反应的历程如下:

还原得到的烯醇化的两个负离子中间体A 和B ,其中A 的构象比B 稳定,因此产物以反式的氢化产物为主。可见产物为“中间体的稳定性”控制,即“产物控制因素”起主要作用。

6. 将溴和溴化钾溶液加至一种酸盐A 溶液中,产生一个分子式为的中性化合物沉淀。其光谱数据表明该化合物是非芳香性的,试述其结构并讨论形成这个产物的意义。

【答案】

此反应总的结果,得到一个被还原的苯环,可见此方法可用来代替伯奇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