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公共关系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公共关系的作用。
【答案】公共关系有如下作用:
(1)监测作用
公共关系的监测作用是通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反馈来发挥的,其实质是对信息资源的一种有利有理的运用。公共关系的监测作用体现在对内监视和对外监测两个方面.
①对内监测作用。对内监测是指对主体即组织自身而言的。它是通过不断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反馈,通过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细微变化的把握,来对组织运行状态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可行性进行监测的。公共关系的对内监测作用是通过控制论的反馈原理来实现的。
②对外监测作用。对外监测是指对公共关系的客体即公众对组织的行为或态度的监测。这种监测必须通过各种信息传播媒介,及时掌握与自身组织有关的各种信息及其走向,以监视和预测公众的态度及其行为变化趋势。
(2)凝聚作用
公共关系的凝聚作用是对组织内部而言的。公共关系是一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艺术,因此,它必然有凝聚作用。
(3)调节作用
这种调节作用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是对各种日常摩擦的调节。任何组织在其运行过程中都必然会产生各种摩擦,公共关系的调节作用具有减少这类摩擦系数的成效,就像“感情互动”、“上下对话”、“礼貌待人”等公共关系部门组织的专门活动,能直接减少和避免矛盾的发生,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②公共关系的这种调节功能不仅表现在预先调节上,也可以体现在摩擦或纠纷发生之后。它能及时地防止矛盾的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或纠纷给组织带来的危害。
(4)应变作用
①组织因自身原因形象受损或与公众的关系出现问题。为改变此种不良状况,公共关系就要发挥其应变作用。
②组织因外部原因形象受损或与公众的关系出现问题。为改变这种不利于组织的状况,公共关系就要发挥其抵御作用。
2. 简述公共关系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答案】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个合格的公共关系职业
人员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1)先有客观事实,后有公共关系
任何组织总是与公众及整体环境处于不断地互动之中,双方总存在着平衡或不太平衡、协调或不太协调的关系。公共关系的任务无非是变不平衡为比较平衡一些,变不协调为比较协调一些。一个基本常识是,总是先有不平衡、不协调的事实,而后才有变不平衡为平衡、变不协调为协调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项下作。尽管公共关系十分讲究传播艺术、沟通技巧,但它的开展只能以事实为基础,只能以科学的调查研究、以对事实的掌握为基本条件。一个富有经验的公共关系职业人员首先考虑的不是交流、沟通、劝说的艺术和技巧,而是对事实的及时占有和准确把握。
(2)必须全面、深入地掌握事实
①全面地掌握事实,是指对事实掌握的宽广度。
②深入地掌握事实,是指对事实掌握的充分度。这实际上也就是指对某件事本身各阶段、各层面的情况有深入了解。
要全面、深入地掌握事实,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在调查、f 解有关事实时,必须杜绝主观随意性,力求客观公正,在广度和深度两个维面上把握好事实。
(3)必须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
公共关系是一个信息传播、沟通过程,一方面将组织的信息向公众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将公众的信息反馈给组织,以获得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适应。传播信息这一工作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实事求是地传播信息。公共关系职业人员必须遵循的又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
我们强调在事实传播时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不是要人们机械地、照抄照搬地执行,而是可以而且应该灵活、辩证地去掌握它、贯彻它。实事求是地报告事实也有技巧可言,在不违反实事求是这一原则前提下,报告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时间、地点、渠道、方式,运用不同的传播人、态度、语言、口气。若运用得法,报告不利的事实未必引出不利的结果来,有时还可能获得公众或社会的谅解和同情,出现变坏事为好事的转机。
3. 简述当今环境变化的特征。
【答案】当今公共关系所面临的变化,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程序之乱、隐含的危机之深,己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这种变化对关系的变化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理解了我们身处的环境变化的现代特征,才有可能把握好关系的变化管理的钥匙。当今的环境变化有四个现代特征:
(1)变化的超常速度
①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手段,高速管理是在变幻莫测、混乱无序的现代市场环境中,以信息和通讯为工具,实现组织(企业)的最佳整合、协调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创造质量最高的
产品和服务,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市场,从而获得组织(企业)的持续增长和竟争优势。
②作为“关系管理”的公共关系特别地注重变化的超常速度在“个体”思维和行为方面的表现。组织、公众和传播方式(交流、沟通、劝说)日新月异的变化最初都是反映在“个体”上的,包括组织某领导人的决策变化、公众代表人物的态度变化、交流沟通劝说的手段变化。一个职业公关人员只有注意到了最先在“个体”上表现出来的变化,才能准确把握整体的、全局的、大过程的变化。
(2)要关注变化的超常规模
由于信息和通讯技术即关系技术的发展,世界早己连成一片。信息和通讯革命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其超地域性、超国界性和超制度性。2008年3月发生在我国西藏的暴乱事件,也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再加上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的炒作,我们在处理这一公关危机时就受到了“变化的超常规模”的挑战。别有用心者所散布的谣言,就像黑客们制造的电脑病毒,一天之内可以殃及全世界千万个电脑使用者。这真是牵一发而动全球,公关人员对此必须牢记在心。
(3)要看到变化的无序
包括公关市场在内的当今市场之混乱无序是相对于昔日市场的稳定和按部就班而言的。混乱无序是市场的表象,表象背后总有规律可循。变化的无序正是体现在各各相异的“个体”身上的。只有看到了个体身上的无序和变幻莫测,而后才能看到现象背后的规律、看到整体的走势。
(4)变化中隐含的危机
所有的变化都是对常规的挑战、对平衡的暂时破坏,所以其中隐含的危机是不言而喻的。当前的环境变化,由于其速度快、规模大、秩序乱,所以隐含的危机常常更大。当今世界变化的上述特性使得人们对变化的表象和实质都难以把握了。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局面对一个敏感的职业公关人员来说是个极好的“表现”机会。变化,最重要的个体关系的变化,可能是最难得的成功机会的到来。
4. 简述“关系经济”对我国公共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关系经济”的诞生和发展必须以网络为基础。数字化和网络将推动中国企业从根本上改变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的公共关系也将由此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跃上一个新台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己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全球一体化极大地推动了资本、商品、服务、技术和人才的跨国界流动。以信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正在引发全新的市场模式、企业管理模式和价值创造模式。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自觉的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功能。
(2)面对不确定性的选择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经济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活力、充满不确定性,企业的未来从未像今天这样扑朔迷离。不变革等于死亡,一个组织只有加速变革,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