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反假币考试基础知识题库>反假币上岗资格证书考试题库

问题:

[单选]

案例分析:2006年10月,汪杏桂在道县寿雁镇接受了一妇女的委托,为她到江华县沱江镇去接一个人,并收取其报酬金400元和手机一台。汪杏桂到了江华县沱江镇后,接受一男子交给的一个黄色编织袋,内装100元面额的假人民币18501张,20元面额的假人民币4978张,共计1949660元。汪杏桂在明知袋里装有假人民币的情况下,将编织袋放到车上与出租车司机一同回道县寿雁镇。在回来的路上,被公安局干警人赃俱获。

分析:汪杏桂的行为已构成(),数额特别巨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71条可处()的判决。

A . A、持有假币罪,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 . B、运输假币罪,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 . C、持有假币罪,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D . D、运输假币罪,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案例分析:下图是某饭馆找零时所使用的“一角”代币券,你认为该饭馆这种行为()。 A、不合理,但不违规。 B、不符合规定,应予以制止。 C、合理,值得提倡。 D、合理,但不值得提倡。 案例分析:下图是一次执法行动中在冥钞印制点发现的冥钞,这些冥钞大多是仿照目前正在流通的人民币式样印制的,制作工艺比较精细逼真,有的尺寸、外观与人民币较为接近,所不同的是,“冥钞”将正面人像图案换成了“玉皇大帝”头像,将“中国人民银行”字样换成了“天地通用银行”。你认为这些冥钞印制点的行为属于(),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人民币的形象和信誉。 A、伪造人民币。 B、变造人民币。 C、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D、毁损人民币。 案例分析:2006年5月,邓某等人在暂住处,用美工刀、钢尺、玻璃胶玩起了“拼图游戏”:用两张百元人民币和一张百元假钞,拼接变造成三张百元“真币”,其中两张是拼接的百元钞票,一张为缺损水印的人民币。其妻子和外甥女用拼接币购买小商品,再将找零的人民币存入银行换取百元钞票,继续变造。邓某还利用自动存款机的盲点,让儿子、外甥女将拼接币混在真币中存入银行自动柜员机,然后取出真币。6月6日下午,邓某的儿子在某银行内欲兑换缺损水印的20张缺损币时,被银行识破,当场人赃俱获。分析:邓宏治等人的行为已构成()且数额较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3条,可处(),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A、伪造货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变造货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伪造货币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D、变造货币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金融机构收缴的外币纸币,经鉴定为真币的,由鉴定单位退持有人;鉴定为假币的,由鉴定单位予以没收 金融机构收缴假外币时,应当面在票面正反两面加盖“假币”字样戳记

案例分析:2006年10月,汪杏桂在道县寿雁镇接受了一妇女的委托,为她到江华县沱江镇去接一个人,并收取其报酬金400元和手机一台。汪杏桂到了江华县沱江镇后,接受一男子交给的一个黄色编织袋,内装100元面额的假人民币18501张,20元面额的假人民币4978张,共计1949660元。汪杏桂在明知袋里装有假人民币的情况下,将编织袋放到车上与出租车司机一同回道县寿雁镇。在回来的路上,被公安局干警人赃俱获。

分析:汪杏桂的行为已构成(),数额特别巨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71条可处()的判决。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