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之公共政策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策环境

【答案】实质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它与公共政策之间不断地进行各种资源和信息的交流,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

2. 充分性

【答案】充分性山威廉·邓恩在《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一书中提出,它是政策评估标准的类型之一。充分性是指特定的效益满足引起问题的需要、价值或机会的程度,它明确了对政策方案和有价值的结果之间关系强度的期望。

3. 政策科学“三部曲”

【答案】叶海片·德洛尔为政策科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发表了政策科学的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政策科学进展》(1971年)。是公共政策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的标志。

4. 取舍理论

【答案】取舍理论来源于正统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政策或经济目标时,通常把现有资源假定为有限的和固定的,若他们面临多项政策或是多重目标的选择,那就必须要有所取舍,采取某项政策或是目标,就必须要舍弃其他选择。

5. 政策监控

【答案】政策监控是用来提供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信息的一种分析程序,或者说是测量和记录政策运作信息一类分析方法,其目的在于是说明和解释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评估其执行效果,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根据政策监控的不同时态,政策监控可以分为事前监控、事中监控和事后监控三种。

6. 政策评估

【答案】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又可分为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二、简答题

7. 简述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途径。

【答案】政策科学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可以有不同的研究途径、方法或观点。政策科学可以从不同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框架中来加以研究,在西方政策科学的发展中,形成了几种较有影响的学科途径,即政治学途径、经济学途径和社会心理学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关十政治学的研究途径,托马斯·戴伊在《理解公共政策》这‘论著中概括了]又种模型或途径,即制度模型、过程模型、集团模型、精英模型、渐进模型、对策模型、系统模型、理性模型。安德森在《公共决策》一书中则将西方政策分析的研究方法或观点归纳为五种理论,即系统理论、团体理论、杰出人物(精英)理论、过程理论、制度理论。

①系统理论。这种途径是由戴维·伊斯顿等人所提出的。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公共政策问题,将公共政策看作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要求的反应。或者说,将公共政策看作是政治系统的输出。系统途径注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

②过程理论。这种途径的要点是将政策看作一种政治行为或政治行动,通过政治与政策的关系对政策的政治行为进行阶段性或程序化研究,这是行为主义政治学观点在公共政策研究上的反映。政策过程被视为是一系列政治活动的构成。根据政策过程的每一步骤的特点,对政策加以分析,从而发现政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决策应当如何做出。

③团体理论。这种途径将公共政策看作利益集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以及彼此协商、定约和妥协的产物。团体理论是美国政治学的主导理论。它认为,利益团体的相互作用和争斗是政治生活的主要行为,政治系统通过各种手段来处理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政策制定被视为一种处理来自各利益集团压力的活动,政策是这些利益团体之间的斗争、妥协的结果。

④精英理论。这是山戴伊和汤姆逊等人提出的一种途径。公共政策研究的精英途径从政治学精英理论出发,认为政策反映的是精英的偏好、价值观和利益,而不是群众的要求; 政策的变化或完善实际上是精英们的价值观变化的结果。因此,政策实际上变成精英按自己的偏好做出选择,而政府不过是执行精英们做出选择的机构; 政策是自上而下由精英提出并加以执行,而不是自下而上产生于群众的要求。

⑤制度理论。这种途径将政策看作政府机构或体制的产出。国家或政府机构历来是政治学研究的焦点,传统政治学则以政府机构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政策是由政府机构制定并加以实施的,一项政策方案若不被政府所采纳和执行,就不能成为政策。这正是公共政策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或组织的规章制度或个人决策的根本之点。

(2)经济学的研究途径

经济学途径历来是政策分析或政策研究的‘个主导途径。它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来看待公共政策问题。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学途径是福利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学派。

①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也许是被最广泛地运用于公共政策研究的途径。它认为,应该通过市场机制,依靠个人而做出大部分的社会决策; 然而,市场是有缺陷的,它并不能总是能有效地

分配资源,或者说,不能加总个人的效应最大化行为而最优化全体社会福利。在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必须依靠政府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②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的经济学”理论,80年代以后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领域。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交换范式和力一法论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和公共政策领域。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公共选择理论假定:政治行动者个人(不管是决策者还是投票者)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最有利的行动方案。

③新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或新制度学派(有时也称为“新组织经济学”)是一种新的影响在不断加强的公共政策研究途径。它强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制度自身是人类设计的产物,是工具性指向的个人的合目的结果; 制度之所以在社会中存在,是因为它们可以克服社会组织中的信息障碍和减少交易成本; 在社会中,两种能最小化交易成本的组织是市场和等级制(富官僚制); 作为持续不断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制度规定行为角色、约束行为和形成期望,因而它们不仅增加或减少交易成本,而且也形成偏好。

(3)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为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一整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论。在政策分析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公共政策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途径典型地体现在阶级分析上。公共政策研究的阶级分析途径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共政策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冲突的表现; 公共政策是资本家手中的工具,它被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增加剩余价值,并以牺牲劳动者的利益为代价。用阶级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实质。

8. 什么是预测? 政策未来预测的意义何在?

【答案】(1)预测的概念

预测是指对所研究的事件的未来前景做出估计或推测,即由过去、现在推断未来。政策分析中的预测是指一种程序或方法,它依据先前政策分析的各阶段所掌握的关于政策问题、目标和方案的信息或知识,对政策(方案)的未来前景做出估计、推测或判断。

(2)预测的意义

政策未来预测在政策分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政策分析的后来阶段(方案的评价、比较与抉择)的前提,而且是政策手段更好实现指导和控制社会过程的一个条件。

邓恩认为,政策预测有如下几个重要目的:

①预测提供关于政策的未来变化及结果的信息,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预测政策未来与社会控制特别相关,人们力图规划和确立政策,以便在由未来所提供的各种可能中做出行动过程的最佳选择。

②预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以前的政策及其结果(预测必须在充分掌握过去及现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从而提高对未来社会状况的控制能力。这里所包含的假定是:未来是由过去和现在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