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文化要略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案】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

(1)窦玛丽与各级官员和社会名流交往,宣讲欧洲文物和典章制度,介绍西方的天文、算学、理化知识,将自鸣钟、地图、天象仪器和二棱镜陈列于室内任人参观,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2)窦玛丽的传教活动汁意吸纳中国传统文化,融儒学与天主教义于一体,因而在明朝官绅和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徐光启、李之藻、杨廷揭等朝野名流先后受洗,成为明末中国天主教的三大支柱。

(3)徐光启还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李之藻则随利玛窦学习地理和历算。双方在编译科学著作过程中,交流中西学术成就,沟通中西学术传统,为中西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路径。

(4)清朝政府建立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备受信任,以一外国人第一次出任清政府的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机构)监正,直至光禄大夫; 后来又有比利时传教十南怀仁出任钦天监监正,为清王朝主持制造天文仪器。有的传教十还在宫廷充当表匠、药师、画师、御医等,为推进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 怎样欣赏中国的书法艺术?

【答案】(1)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以汉字的方形结构和线条变化为基础的

①古人在创造这种方块字的时候,已经融入了中国人对造型美的基本见解,即结构平衡,线条流畅,整齐而有变化,均匀而有对比,这就给书法家提供了施展艺术才能,驰骋艺术想象的天地。

②汉字结构的写实主义和人体本位精神,使汉字本身就具有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因素,因此书法家们在挥毫撒墨的时候,完全可以依据这就对美的感受,把存在的天地山川之美以及人物房舍之美与汉字的结构美紧密地结合起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欣赏中国的书法艺术时,不仅要了解写书法的人,还要了解书法艺术的特点

即运笔取势,力在其中,以笔法的曲直、行滞,章法的虚实、疏密,结构的奇正、主次,显示出“相反相成”的美感。

①“运笔取势”是指起笔要注意“逆”,结体要注意“违”,章法要注意“侧”即形成一定的势态。

②“逆”就是落笔要取逆势,又称“逆锋”,即欲行其右,先行其左; 欲行其下,先行其上,这就可以使笔画充满力感。

③“违”就是错杂、多样、变化、参差、互异,即“数画并施,其形各异; 众点其列,为体互乖”,但又要“违而不犯”,即不能杂乱无章。

④“侧”就是笔画和章法要多取侧势,因为侧势造成的美更富于变化。

总之,笔画不要雷同,不要呆板,要讲变化,讲互异,还有讲主次分明,叙事相间,刚柔并济,要讲究正中有奇,连中有断,连断自如,开合自成。

3. 北方四合院布局怎样体现儒家思想?

【答案】(1)北京四合院的建筑规格、布局方式,体现儒家以仁为美的伦理美学思想

四合院这种秩序井然的布局方式使房屋和庭院形成明确的主仆、正偏、内外的关系,同时,以空间的等级区分了人群的等级,以建筑的秩序来展示了伦理的秩序。整个四合院格局形成了尊卑有序、贵贱有分、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礼的物化形式。使建筑的伦理教化功能与当时的安居适用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儒家以“仁”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体系。

(2)庭院作为建筑群落的一部分,传达出儒家的“礼乐之和”的美学思想

如果说传统居民建筑的群体组合形制格局,间接反映着儒家“礼”所要求的尊卑等级秩序,那么作为单体与群体纽带的庭院空间序列,则履行着“乐”的功能,体现儒家“和”的审美理想。

(3)北京四合院建筑温柔敦厚的审美风格体现了儒家崇尚中庸和谐的美学特征

北京四合院是一种对外封闭、对内以中轴线为对称中心且层层递进式的空间结构。是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庸平和之美的美学思想在建筑艺术方面的一种体现。无论是从建筑整体布局方式上,还是从建筑装饰艺术上都包含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东西,并使两者达到以美的方式实现共存。是儒家“文质彬彬”中和之美的美学思想在建筑艺术方面的另一体现。

4. 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案】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具有民族特点,这包括了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两个方面。

(1)外在特征

①统一性。中国文化在发展中以远古时代的华夏文化(即后来的汉文化)为核心,同时吸收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一个统一体。

②连续性。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没有发生中断现象,是一环扣一环向前发展的。

③包容性。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吸纳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有容乃大”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本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是敞开胸怀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

④多样性。中国文化在统一性里具有多样性,在整体性里具有差异性。

(2)内在特征

大体说来,有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特性说”、任继愈先生的“宗教特性说”、李泽厚先生的“美学特性说”、梁漱溟先生的“伦理特性说”。但总的来说,中国文化的内在特征包括:

①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

②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讲求分别与对抗,而是主张交互渗透、兼容并包,多样同一。

③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追求冒险与刺激,而是一种浓厚的乡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