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816社会学研究方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变量

【答案】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根据变量取值的性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变量分为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问距变量和比率变量四种类型。根据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又可以把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以及中介变量。

2. 实地观察

【答案】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实地研究者在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是这种类型的观察。实地观察通常是一种直接的、不借助其他工具或仪器的观察。

3. 研究主题

【答案】研究主题,是指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显得相对宽泛,也更有一般性。一般来说,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到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4. 正式访谈

【答案】正式访谈是无结构访谈的一种,是指研究者事先有计划、有准备、有安排、有预约的访谈。正式访谈通常需要按事先拟好的提纲进行,这种提纲中列出了一些根据研究文献和研究者个人经验认为应该了解的各种方面的问题。但提纲通常只起到某种提示作用,访谈的实际进程仍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5. 简化论

【答案】简化论又称作简约论,它是指研究者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从形式上看,简化论的错误正好与区群谬误相反。

在研究者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来进行测量,而做出的是有关集群的分析单位是如何运行的结论时,或者说在研究者所拥有的是微观的有关个人如何行为的资料,但是他所做出的却是有关宏观层次的单位如何运作的结论时,这种错误最容易发生。

二、思考与实践

6. 简述实地研究这种研究方式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答案】(1)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优点

①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实地研究者所寻求的是一种更具有情感性的和人文主义类型的资料,他们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特别适合那些不便于或者不可能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②研究的效度较高

相对于问卷调查中最大的问题一一表面化、简单化现象,实地研究的深入观察,设身处地的感受、理解,具有很高的效度一一研究者测量的确是他所希望测量的概念或现象。而与调查研究中常见的简单定义相对应的是,实地研究中研究者常常列举出生动、详细的实例来说明某一个概念的含义。

③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

相对于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实地研究的操作程序不是那样严格,只需要较少的准各工作。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修正研究的目标和设计。对于不同的研究背景或不同的研究对象,实地研究中的具体操作也比较灵活。

④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

由于实地研究不仅要深入实地,而且要在实地生活相当一段时问,因此,对于研究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尤其是在对个人或小群体的研究中,这种优点更为明显。

(2)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缺点

①概括性较差

由于实地研究所得到的基本上是定性资料,且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某个个案为对象,因而其资料既难以进行定量分析,也无法概括大的总体。这样,其所得结论也难以推广到更大的范围。这是实地研究方式比较大的缺陷之一。

②信度较低

实地研究中研究者主要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所处的是一种被动的地位,对观察场景也往往缺乏控制,因而其所得的资料比较琐碎、凌乱,不易系统化。同时,由于实地研究强调研究者的主观作用,强调对所观察的对象进行移情理解,因此难以检验其信度。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因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动或流失的影响,也造成研究者很难对原先研究的对象或现象进行重复观察或研究。

③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实地研究者的观察并非像照相机或显微镜那样处于所观察的对象之外,实际上,观察者是他正在观察的对象的一部分。

④所需时问较长

由于参与生活的需要,实地研究方式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通常少则儿个月,长则好儿年。

这种长时间的要求,不仅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困难,有时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来说也是一种困难。

⑤伦理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是针对参与观察中隐藏研究者身份的做法提出的。它所包含的实际问题是:第一,研究者有没有为了研究的目的而欺骗研究对象的权利? 第二,研究者作为社会的成员,应不应该为了研究而采取欺骗研究对象的做法?

7. 观察有哪几种类型? 各种不同类型的观察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按照观察中研究者所处的位置或所采取的角色,可以将观察区分为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 也可以根据观察地点的不同将观察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还可以根据观察方式的结构程度将其区分为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各种类型的观察的含义及特点如下:

(1)实验室观察与实地观察

①实验室观察

实验室观察就是在备有各种观察设施的实验室内,对研究对象进行的观察。由于实验室观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且观察的范围和对象又受到一定的局限,所以在社会研究采用此法的很少。

②实地观察

实地观察即是指在现实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实地研究者在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是这种类型的观察。实地观察通常是一种直接的、不借助其他工具或仪器的观察。

(2)局外观察与参与观察

①局外观察

局外观察,又称为非参与观察,即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地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最理想的局外观察是观察者隐蔽起来观察,使被观察者一点也意识不到有研究者在场正在观察他们。

②参与观察参与观察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它是一种非结构性的观察。

参与观察法的研究者通常不是从对研究主题的先验印象和一整套测量工具开始,而是经常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他们的概括和方法论,他们依靠的是研究对象对其“文化”的阐释。研究者开始是带着问题到实地去,寻求资料和“理论性的解答”。

(3)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①结构观察

结构观察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现象进行的观察。结构观察多采取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其观察的内容是固定的,观察记录表也类似于结构式问卷,观察者根据统一的要求,对每一个观察对象进行统一的观察和记录。因而其结果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

②无结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