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开大学商学院907人力资源管理综合之《组织行为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组织文化与员工需要层次有什么关系?

【答案】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的所在,人员激励则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也是形成良好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明确员工需求、按需激励,是激励的指导原则,也是建立组织文化的现实基础和根源所在。

(1)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的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主要内容是:

①人的需要可以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自尊、自我实现。

②需要引发行为,小是所有的需要都能成为激发行为的动机,人的需要决定于他己经占有了什么和未占有什么,只有在需要还未得到满足时,才能影响行为,已满足的行为不再具有动力。

③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的需要一般从低到高依次发挥作用; 一般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

需要层次理论的意义在于:帮助明确和了解引发人们行为的主导需要是什么,从而有的放矢,按需激励,从而激发员工的行为指向组织所希望的力向。

(2)员工需求层次的变化与组织文化建设

对于解决了温饱问题、需要层次提高的员工,满足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物质激励杠杆己越来越乏力,根据按需激励的原则,设法满足职工的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等高层次的精神要求,才能有效地激励职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恰恰是组织文化的长处,组织文化建设也因此变得十分重要。

(3)组织文化与满足员工需要

员工的各种需要希望在组织内部得到满足,其物质方面的需要通过工资、安全、福利待遇的改善而得到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需要则须通过在组织内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充分施展才能来得到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满足,同时有赖于企业内部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领导作风、企业道德等,获得社交、自尊等需要的满足。

组织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提倡在满足必要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尽量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完全适应员工需要层次不断提高的客观形势。

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有什么异同?

【答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异同体现在:

(1)内容不同

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一文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这个理论把人类的各种各样的需要分成五种不同的需要,并按其优先次序,排成阶梯式的需要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这一需要层次理论有四点基本假设:

a. 一种需要如果己经得到满足,就会被另一种需要代替,原来的需要将不再是激励因素; b. 大多数人的需要都是复杂的,因此,在任何时刻都有许多需要在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c. 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激励人们去从事某种行为;

d. 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途径会比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途径多。

②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内容

赫兹伯格认为,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与使职下感到不满意的因素是大不相同的。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

a. 保健因素。造成职工非常不满意的原因有:公司政策、行为管理和监督方式、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安全和生活条件。这些因素改善了,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怠工与对抗,但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也不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促使生产增长。

b. 激励因素。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原因有: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较大的责任、在职业上能得到发展等。这类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生产率。如果处理不好,也能引起职工不满,但影响不是很大,赫兹伯格把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c. 满意的对立面应当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

③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兼容并蓄的。

a. 异。马斯洛的理论是针对需要和动机而言的,而赫氏理论是针对满足这些需要的目标和诱因而言的。

b. 同(联系)。生理、安全、社交以及自尊需要中的地位为保健因素,而自尊中的晋升、褒奖和自我实现需要为激励因素。两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关系

3. 非正式组织有哪些特点和类型?

【答案】(1)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①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辨识性差。非正式组织没有明确的组织名称、结构,没有清楚的上下级单位,初步接触很难辨认出来。

②非正式组织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非正式组织是以个人的心理特征为基础形成的,是自发形成的,个人之间协调程度高。

③非正式组织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侧面、非理性侧面。相对于正式组织侧重于人们社会关系的理性侧面、意识侧面、行为侧面,非正式组织中起作用的更多的是非理性的、无意识的、心理的因素。

④非正式组织中通行的是感觉、情感和个性特征等因素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格往往是导向因素。

(2)非正式组织的类型:

按不同的标准划分,非正式组织有不同的类型。

①按成因划分,见表

非正式组织按成因划分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