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858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研究方法之社会学教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竞争产生的前提和社会条件各是什么? 竞争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答案】竞争从广义上讲,包括一切生物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的本能,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 狭义的竞争专指人类社会的竞争,即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1)竞争产生的前提人们主观欲求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差异,是发生社会竞争的原因或前提;

(2)竞争产生的社会条件

①必须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还可以是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在内的综合的目标;

②必须是双方争夺同一个对象,才会有竞争,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争夺的对象不同,竞争不会发生;

③竞争双方一方获得成功,不可能双方同时获得成功;

④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竞争是纳入一定秩序的理性行为,不可以没有规则。

(3)竞争的社会作用

①在竞争各方达成共识(即公认的合理的规则)基础上的竞争是公平的竞争,它不但引发活力,而且还会形成秩序;

②缺乏合理规则的竞争是不公平的竞争,并可能导致恶性竞争,恶性竞争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社会秩序。

2. “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点

【答案】(1)发展逻辑的改变美国社会学家列维将“早发展”国家称之为“内源发展者”,把“后发展”国家称之为现代化的“后来者”。

①现代化的“后来者”的优势:

a. 他们不是在未知领域内探索,因而对于自己的行动方向能够具有更为明确的概念;

b. 有可能直接采用和借鉴甲发现代化国家已经形成的计划、技术、设备和组织模式;

c. 存在着跳跃性发展的可能性;

d. 后来者国家的领袖可以通过展示其他国家或地区已达到的成绩而加强其领导;

e. 可以从己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中获得资本和技术上的帮助。

②“后来者”面临的不利因素:

a. 为了进入现代化过程,后来者必须一开始就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从事许多事情;

b. 为了缩短与己现代化国家的在发展程度上的距离,后来者们往往需要使自己的生产能源、材料、技术等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的转变,使之能够接近早发现代化国家己有的水平;

c. 迅速赶上己现代化国家的高期望,与后来者同早来者之间实际上可能始终存在的发展距离,很容易在后来者国家的人民中引发失望情绪。

③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原因是:

a. 大规模行动所需要的大量资源无法靠民间私人力量在短期内迅速积累起来,必须要有国家的介入;

b. 大规模的行动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迅速的社会变化需要更加有效的集中控制和协调。

(2)“后发展”国家的经济特征“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具有时间短、规模大、内容多、社会动员程度高等特点,它在资金的筹措、行动的协调、过程的控制和秩序的维护等方面都对现代化过程的推动者、组织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后发展”国家的政治特征为了降低政治的不稳定性,维护社会秩序,也为了应付“同时性”现代化所提出的严重挑战,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高度有效的中央政权存在,由它来组织和控制整个现代化过程。

3. 试分析社会越轨的功能。

【答案】社会越轨,义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越轨的功能主要包括:

(1)负面功能社会越轨从下面几个方面导致社会功能失调:

①越轨行为的存在会毁掉他人守法遵规的动机;

②越轨可以毁掉人们对有组织社会生活的必要的信心;

③越轨可以破坏一个社会体系借以存在的人们的相互依赖关系。

(2)积极的功能社会越轨有时能帮助社会体系发挥作用,它有一些重要的社会功能:

①划清行为禁区的界线。社会规范所划定的行为禁区时常不明确,模糊不清,直到有人做出某种行为被当作越轨,才使该规范有了确切的定义。

②它能带来社会体制中所需要的变化。社会规范具有原则性、概括性,不可能列出一切情况。有些规则必须要打破时,就会因为一些成员的越轨行为而使群体中的其它成员都意识到某一条规则不太合理,从而改变这个规则。

4. 请结合你所感兴趣的任何一个题目,试述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和一般研究程序。

【答案】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一一以北京市为例。

(1)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

①直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收集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对社会现象的直接感性的认识。居民生活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调查首先是对城市居民生活的感性认识。

②科学的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现实社会的活动,科学的方法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灵魂。社会调查研究所依赖的科学方法包括所采用的具体调查研究方法,和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程序。在该题目中,收集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资料是通过标准的程序和方法来

进行的。

③以认识社会现象的规律为目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现象,其目的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了解和分析认识社会。在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中,目的是通过对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现状的描述,来了解哪些居民的生活满意度高,哪些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低,进而从理论对其现象进行分析,最后对社会政策的制定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2)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①选题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的题目,是调查研究的起点。在选题阶段,首先要确定调查研究的领域或范围,以确定调查研究属于哪一类社会范畴,然后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或专家咨询等手段确定具体的调查研究题目。在该研究中确定的研究题日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一一以北京市为例

②准备调查调查研究的准备阶段要提出调查研究的具体想法,制定调杳研究的详细方案。 a. 提出研究假设一般来说,生活与经济条件息息相关,所以假设经济条件高的居民生活满意度也高。

b. 操作化定义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做出的主观评价,是衡量某一社会人们生活的重要参数。

c. 拟定调查提纲,设计调查表格,确定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研究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 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即居住在北京的个体; 山于北京是国际性的大都市,人口较多,所以结合比例抽样,即按照北京市各城区的人口比例进行抽样。由于对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较早,量表趋于成熟,因而可以采用现有的量表。

d. 进行实地调查前的组织准备工作包括:问卷的印刷、调查人员的培训与安排、与研究对象的联系等。

③实施调查

a. 实施调查就是具体地进行调查,它包括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两项工作,是整个调查研究的关键。包括:对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填答、回收和整理。注意在问卷回收的质量。

b. 收集资料就是要按照调查设计,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接触调查对象,系统、客观、准确地获取经验材料的活动。

c.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对已取得的调查资料进行初步审核和整理。对生活满意度问卷进行整理和编码。

④分析总结

a. 分析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调查结果做出概括和总结。

b. 资料分析包括对数字资料的分析和对文字资料的分析,对数字资料一般运用统计工具(包括通用的SPSS 系统)进行分析,对于文字资料则采用归类、比较、理解等方法。

c. 最后是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即对全部调查资料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总结。运用SPSS 进行分析,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完成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