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凯恩斯主义

【答案】凯恩斯主义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创立,并由其追随者发展的,运用凯恩斯提出的方法分析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被视为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标志的经济学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凯恩斯在该书中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造成了革命性的冲击,故被称为经济学中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以总量分析方法代替个量分析方法。以个量经济分析为基础的总量分析方法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②分析了消费总量和收入总量的关系,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总收入等于总消费加上总投资,如果存在净储蓄,投资不足以抵消储蓄,那么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上升。消费和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而个人的消费倾向是收入的函数。企业的总投资多半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或取决于企业主预期的资本投资将带来的盈利。利率并非取决于相等的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而是一个决定于个人希望保有现金储蓄的程度这一独立因素,简而言之,人们的流动偏好决定利率。因此,储蓄和投资并不总是趋于平衡,相反储蓄水平经常高于投资水平,而失业现象和经济停滞便经常存在。凯恩斯经济学第一次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

③否认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为了防止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出现大量失业,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中央政府应当用赤字财政去刺激总支出,刺激总投资,补偿总需求的不足。财政赤字政策可以借助于乘数效应把收入提高到充分就业水平。

2. 公共选择

【答案】公共选择也称公共决策,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选择,即公共部门对公共物品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间题进行决策和选择。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具有三个特点:

①集体性。公共决策不是私人决策者做出的个人决策,而是由政府做出的集体决策。从经济内容上划分,公共决策主要包括资源决策与分配决策。资源决策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集体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是一个效率问题。分配决策是关于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

②非市场性。私人物品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生产和分配的,而公共物品则是通过非市场的政治程序来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的。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不能通过经济市场来有效率地解决,只能通过政治市场来解决。在政治市场上,需求者或消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或生产者是

政治家、政府官员。供求双方通过交换相互发生作用。

③规则性。市场运行有一定的规则性,公共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性。在个人之问存在偏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确定规则以便协调人们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和满足-般人或多数人偏好的规则。

二、简答题

3. 你认为公共范畴和公共部门仅存在于市场经济下的说法是否成立?

【答案】不成立。具体分析如下:

公共范畴和公共部门是指在社会中为公共利益所服务的社会范畴和组织,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下都存在。在计划经济中也有公共范畴和公共部门的存在。

4. “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最佳税收总量可能是不同的”,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

【答案】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1)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究竟多高才比较合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税收理论问题。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的指标是国民经济税收负担率,主要有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和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

①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指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的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T/GNP)。其中,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个国家的居民为依据计算的生产总值,包括居民在国境内外的全部最后产值和劳务总量,但不包括国境内非居民的这个部分。

②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指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的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T/GDP)。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范围为依据计算的生产总值,包括国家领土范围内居民和非居民的全部最后产值和劳务总量,但不包括居民在国境外的这个部分。

(2)由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国家,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宏观税负水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宏观税负水平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国家职能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文化观念、历史传统政治因素等,每一因素的变动都会对宏观税负产生影响。

5. 如何看待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公共产品问题?

【答案】实验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它的兴起对公共产品理论研究产生了影响,加深了对“搭便车”问题的研究。

(1)对公共产品提供实验的分类

根据勒迪亚的研究成果,实验经济学家对公共产品提供问题所做的实验可以分为四大类型:①大范围环境下的自愿捐献机制实验,倾向于隔离集体行为的基本面,即自愿捐献从上会上可取,但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则不好说;

②对于有限阶层的经济环境中的大范围机制实验,旨在区分机制在哪些方面可以导致社会最优结果的出现;

③政治环境机制的实验,是政治市场中的讨价还价实验;

④应用或政策问题的实验。

这四种类型实验的核心问题在于对公共产品提供中“搭便车”行为的研究。

(2)对“搭便车“程度的研究

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搭便车”决定了市场无法充分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②社会学一心理学认为,利他主义和社会规范会导致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自愿为公共产品的提供捐款,从而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

③传统的公共产品论难以验证现实生活中“搭便车”的程度;

④实验经济学最初对公共产品资源提供的实验使得验证理论的真伪有了可能。

(3)减少“搭便车”机制的研究

①对小同特性的人实验的小同结果

a. 马维尔和阿么斯1981年对32个一年级经济学研究生所作的实验表明,人们只愿意出20的最优数量,这远远低于一般人所愿意出的数量。

b.Keser 等人的实验表明,熟悉的伙伴比陌生人愿意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②差异性学习对公共产品提供的影响

a. 人的决策受到信息条件的约束,实际上只能是“有限理性”;

b. 人的决策也不是完全符合根据概率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而是有其特殊规律;

c. 人的行为是在经验中不断调整的,人是在不断学习的,但不同的人对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是不一样的,会有不同的认知水平。

③减少“搭便车”机制的研究

通过交流或者给参与实验的人以额外的激励,如提供分数机制和返还选择,可以大大增加公共产品的提供。

(4)对公共产品论研究的其他影响

①公共产品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问题

a.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年来与认知心理学的融合,说明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b. 公共产品论的研究,同样需要跨学科研究。与心理学的结合是直接的启示;

c. 公共产品论还需要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研究方法的引进,因为公共产品的提供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②公共产品决策机制的研究

a. 公共产品论中的重要模型之一即威克塞尔一林达尔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实验方法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b. 普洛特等人对公共产品提供机制的研究认为公共产品的拍卖过程要优于直接拨款,并且意志意见会降低捐款和拍卖的效率。

6. 为什么面对着种种非难和改革企图,个人所得税至今仍然作为主要税种存在着?

【答案】(1)个人所得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