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认知风格

【答案】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特征,即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人们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不同于智力上的差异,它无好坏之分,但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其中认知风格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2. 认知过程

【答案】认知过程一般指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就是认知过程。

3. 自我效能感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胜任该任务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

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而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影响活动的情绪。

4. 内隐记忆研究常运用的间接测试

【答案】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间接测试是指在测试阶段控制条件使被试没有意识地利用学习阶段所学材料的测验。经常运用的间接测试包含语言与非语言的间接测验。语言的间接测验有补笔测验、模糊字命名、词汇判断以及单词确认等测验形式。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接验包括熟悉物体的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熟悉和不熟悉人物面孔的间接测验和新异物体和图案的间接测验。

5. 静息电位

【答案】静息电位指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当细胞不活动时,细胞膜处在极化状态,以膜外电压为0,则膜内电压为约-5070mV 时的电位。这时细胞膜外呈正电性,而膜内呈负电性,且用微电极可测出细胞内外有-70mV 的电位差。当神经元受到电或者化学刺激时,神经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就会改变,引起膜电位变化,进而引起神经冲动。

6. 意识

【答案】意识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中比的监控。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①意识是一种知觉。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宫能。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整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从无意识

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

7. 陈霖的拓扑实验

【答案】陈霖的拓扑实验中,采用了三组不同的图形,其中圆和正方形、三角形在形状上看

,因而是拓扑等价的; 圆和环由于一个有洞,一个没有洞,因而去很不一样,但它们都没有“洞”

具有不同的拓扑性质。实验时要求被试注视两个图形中的注视点,并报告注视点两侧的图形是否一样。结果显示,被试对拓扑性质不同的图形,有较高的正确报告率,说明对拓扑性质的差异更敏感。陈霖的拓扑实验表明,在视觉加工的早期,人的视觉系统对刺激的整体性质(拓扑性质)更敏感。在整体加工后,才进行局部成分或特征的分析。

8. 气质

【答案】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就是我们平时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气质也不能

9. 创造性

【答案】创造性又称创造力,是指个体不受常规的束缚而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产生新思想,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成分的发散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造能力的高低。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发散思维,也需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10.启发式

【答案】启发式是一种间题解决策略,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式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常用的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经常运用启发式。

二、论述题

11.有人曾经对心理学提出批评,提出心理学无用论,甚至否认心理学的科学性。对此,你有何观点?

【答案】正确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在理论上,它有助于正确解释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起源。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心理学认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不具有物质实体所具有的物理特性,但它和脑的物质活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论断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同时,心理学提供的科学事实,比如对梦的研究和解释,可以帮助人们破除迷信,纠正偏见。

(2)在实践上,心理学能够帮助人们运用所揭示的心理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进行,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提高活动效率。

首先,“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人的心理是有规律的。学习心理学,不仅有助于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还有助于了解他人的心理状况。

其次,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难免会碰到种种心理难题和心理困惑。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心理困难。

最后,学习心理学,能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思想和观点。

总之,现代心理学是一门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学科,它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商业领域、医学领域、司法领域、教育战线领域,心理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学习心理学是非常有用的。

同时,心理学作为一门中间科学,一方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例如研究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比如脑机制、脑损伤、遗传的作用等等,其研究目的与手段和自然科学一样; 另一方面,心理学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心理的发生、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他诸如言语能力、思维能力、观察力等也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心理学的科学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心理学是非常有用而且具有科学性的。

12.试述工作记忆的模型。

,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能 【答案】工作记忆亦称“活动记忆”、“操作记忆”

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英国学者B addeley 和Hitch ( 1974)提出“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以代替原来“短时记忆”的概念,并认为工作记忆系统包括三个部分:

(1)中央执行系统。主管工作记忆信息的流动方式,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的联系,也负责注意资源的协调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该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起着注意系统的作用,但是其认知加工资源有限。

(2)语音环。主要采用串行加工的方式,通过语音编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存储。该子系统由语音储存和发音控制加工两部分组成。

(3)视觉空间暂存器。主要采用表象的形式对视觉和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和存储,包含视觉元素和空间元素。

工作记忆的关键成分是中央执行系统。它虽容量有限但可以参加任何认知活动。语音环和视觉空间暂存器两个部分是从属系统,从属于中央执行系统并未特定目的服务,具有信息特异性。语音环储存单词呈现的顺序,而视觉空间暂存器用来储存和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