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704心理卫生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认知风格

【答案】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特征,即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人们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不同于智力上的差异,它无好坏之分,但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其中认知风格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2. All —or —none law

【答案】全或无法则是神经传导的基本特性,指引起神经元兴奋的刺激强度未达某一限度时,并无神经冲动之发生; 但强度达于某种限度而能引起冲动时,冲动立即达到最大限度。此后刺激即使再加强,对己引起冲动的强度,并无影响。

3. 组块

【答案】组块是心理学家米勒(Miller ,195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

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短时记忆贮存系统一般接收

个单位的量。改变组块的容量可以增加记忆容量和效率。通过组块可以使人记住更多的知识内容。

4. 表象

【答案】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同时,表象也促进了问题解决。

5. 能力和智力

【答案】能力是指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或人格特质。其基础是知识和技能。其形成和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同时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能力的产生发展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分不开。智力是心理学基本概念。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指使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中国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是个体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应对新情境和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6. 应激

【答案】应激是默里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指当某些事件或者环境刺激作用于人,使人感到紧张、有压力的心理反应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的过程。应激是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综合。当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能力的时候,应激就会产生。

7. 陈述性记忆

【答案】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

8. 自我效能感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胜任该任务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

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而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影响活动的情绪。

二、单选题

9. 与艾森克提出的稳定外倾型人格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液质

D. 抑郁质

【答案】B

【解析】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多血质在高级神经活动过程中属于强、平衡、灵活和活泼型。胆汁质不稳定,粘液质和抑郁质不活泼。

10.主观上的音调高低是由( )所决定的。

A. 声波频率

B. 振动时间

C. 声音强度

D. 声音掩蔽

【答案】A

【解析】声波频率决定音调; 振幅决定音响; 波形决定音色。

11.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波是大脑处于休息和安静状态的脑电波,频率为8~13HZ; 波是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的脑电波,频率为14~30HZ, 波是在睡眠下的脑电波,频率更低,波幅更高。

12.小张性情急躁,成就动机水平高,具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他的人格类型属于( )。

A.T+型

B.T-型

C.A 型

D.B 型

【答案】C

【解析】A 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敌意、竞争、性格急躁、富于上进心、有苦干精神、过分的时间紧迫感、外向、言语举比敏捷、社会适应性差。A 项,T+型人格的特点是喜爱漂流、赛车等运动项目。B 项,T 型人格的人有酗酒、吸毒、暴力犯罪等反社会行为。D 项,B 型人格的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n 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因此,答案选A 项。

13.被连续选择性剥夺几个晚上慢波睡眠者将( )。

A. 对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B 随着睡眠剥夺的进行,越来越不需要实验者唤醒被试

C. 当允许开始正常睡眠时,被试需要补偿所损失的慢波睡眠

D. 当允许开始正常睡眠时,被试需要更多时间来补偿REM 睡眠

【答案】A

14.“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所反映的动机冲突是(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A

【解析】双趋冲突指两个吸引的目的只能选择其一时的冲突。双避冲突指两个回避的目的只能回避其一时的冲突。趋避冲突指同一物体对个体既吸引又回避时产生的冲突。多重趋避冲突指人们面对多个目的,而每一个目的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作用时的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