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F1801金融学综合(01方向选)之金融市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随机漫步
【答案】随机漫步理论(Random Walk)由法国数学家路易斯•巴克雷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证券价格的变动是完全不可预测的。其波动是随机的,像一个在广场上行走的人一样,价格的下一步将走向哪里,是没有规律的。证券市场中,价格的走向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可能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从长时间的价格走势图上也可以看出,价格的上下起伏的机会差不多是均等的。
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表示时刻t 的证券价格,表示随机误差项,在公式中用证券价格
表示以连续复利表示的证券收益率。
然而,纯粹的随机漫步是不符合现实的,因为证券投资首先是资金使用权在一定时间里的让渡,需要获得时间价值,这种时间价值可以用无风险利率来表示。其次,证券投资者还需要冒一定的投资风险,而证券投资者一般都是厌恶风险的,因此需要一定的风险溢价(risk premium)作为补偿,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决定了证券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应大于0。
2. 初级市场
【答案】初级市场是指证券发行者最初发行其新证券的金融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新证券从筹资者手中转向投资者手中。证券一级市场由发行人、承销机构、投资者三方面构成。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新证券的发行与认购。它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没有固定的场所,二是主要为证券的发行提供服务。证券的发行一般有发行者自己直接发行和委托证券经营机构间接发行两种方式。后者更为普遍。
3. 金融资产
【答案】金融资产是指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亦称为金融工具或证券。金融资产可以划分为基础性金融资产与衍生性金融资产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债务性资产和权益性资产,后者主要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和互换合约等衍生金融工具。
4. 零息债券
【答案】零息债券是指一种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出售而不支付利息的债券。债券到期时由发行人按债券的面值赎回。出售价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即作为投资者的回报。零息债券的价值等于债
的自然对数而不是用证券价格本身可以保证不会出现证券价格为负的情况,从而可以避免有限责任问题。其中
,
券到期日所支付的面值的现值。
5. 年金(annuity )
【答案】年金是指在一定期间内,每隔相同时期(一年、半年、一季等)收入或支出相等金额的款项。根据收入或支出发生情况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四种。不论哪种年金,都是建立在复利基础上,都有终值和现值之分。
6. 市盈率模型
【答案】市盈率模型是分析普通股价值的模型。
(1)市盈率模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①由于市盈率是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即单位收益的价格,所以,市盈率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不同收益水平的股票价格之间的比较;
②对于那些在某段时间内没有支付股息的股票,市盈率模型同样适用,而股息贴现模型却不能使用;
③虽然市盈率模型同样需要对有关变量进行预测,但是所涉及的变量预测比股息贴现模型要简单。
(2)相应地,市盈率模型也存在一些缺点:
①市盈率模型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而股息贴现模型的逻辑性较为严密;
②在进行股票之间的比较时,市盈率模型只能决定不同股票市盈率的相对大小,却不能决定股票绝对的市盈率水平。
尽管如此,由于操作较为简便,市盈率模型仍然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股票价值分析方法。市盈率模型同样可以分成不变增长模型、零增长模型和多元增长模型等类型。
7. 期权合约
【答案】期权合约亦称“选择权合约”、“期权合同”。它是期权交易中,买卖双方参与交易时签订的合同,规定了买卖双方并不对称的权利和义务。
一般根据合约规定,合约卖方在买方执行期权时,有义务必须履行合约规定,具有强制性,而合约买方有权利选择是否执行、转售、放弃期权,不具有强制性,但为了取得这一权利,买方需要支付一定的期权费。
期权合约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期权的类型,即选择美式期权还是欧式期权,确定在到期日前能不能交割。②交易的金融资产或商品的种类、数量。种类包括股票、债券、商品和指数等。③保证金比率的规定。一般只需卖方缴纳。④期权的期限和到期日。期权合约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个月。到期日为该月的第三个星期六。⑤协定价格与期权费。此外,期权合约还涉及交易时间、交易方法、货币选择、结算、价格波动幅度等方面的内容。
8. 市场广度
【答案】市场广度是指市场参与者的类型和复杂程度。一个有广度的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就
是同时有多个不同类型的参与者入市,这些入市者包括长期投资者,投机者等等。由于他们入市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保值,有的是为了投机,有的准备长期持有某种金融工具,有的则是随时准备转手以获取差价收益。在金融市场中,参与者的类型和数量越多,则市场被某部分人所操纵的可能性就越小,从而市场价格就越能充分反映目前的供求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期。
二、简答题
9. (1)利率决定理论里面的古典投资储蓄理论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的异同。(2)可贷资金理论在哪些方面对其他两个理论做了补充。(3)货币政策与这三个理论的联系。
【答案】(1)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利率决定的理论全都着眼于利率变动取决于怎样的供求对比。总的来说,对决定因素的观察不断加细,观察角度则各有不同。
①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传统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现在人们称之为实际利率理论。这种理论强调非货币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它们所注意的实际因素是生产率和节约。生产率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这里所说的“储蓄”是指经济学使用的概念,等于收入减消费(比我们日常所用的银行储蓄存款的储蓄概念包括的范围大)。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故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
②和传统的利率理论相反,凯恩斯完全抛弃了实际因素对利率水平的影响,其利率决定理论基本上是货币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増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转弱时,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因此,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共同决定的。
③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在学术界曾引起争论,反对方的典型代表是英国的罗伯逊与瑞典的俄林。他们提出的“可贷资金论”一方面反对古典学派对货币因素的忽视,认为仅以储蓄、投资分析利率过于片面,同时也抨击凯恩斯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用公式表示,有:
式中,为借贷资金的需求;为借贷资金的供给;为该时期内货币需求的改变量
;为该时期内货币供应的改变量。显然,作为借贷资金供给一项内容的货币供给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作为借贷资金需求一项内容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则呈负相关关系。就总体来说,均衡条件为:
(2)针对古典利率决定和凯恩斯利率决定两个理论,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它们都有其不足之处。
①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肯定储蓄和投资的交互作用是对的,但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当的,尤其在目前金融资产量相当庞大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