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的特点是( )。
A. 流通性差,变通性差
B. 流通性好,变通性差
C. 流通性好,变通性好
D. 流通性差,变通性好
【答案】B
【解析】在测验中,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被看作是衡量创造性高低的指标。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变通性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和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强;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2. 一项实验拟考察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控制变量
D. 无关变量
【答案】A
【解析】实验中实验者主动加以操作、变化和控制的变量就是自变量。本题中,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是要加以操作和控制的变量,所以是自变量。本题中的因变量应是识记成绩。控制变量是指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使实验发生混淆,必须加以控制的变量,材料显然不是使实验发生混淆的变量。
3. 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此阶段属于( )。
A. 自我反省角色采择
B. 相互性角色采择
C. 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
D. 社会信息角色采择
【答案】D
【解析】塞尔曼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模式分以下几个阶段:①阶段0,自我中
,儿童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不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
,验对问题进行判断;②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
,儿童能认识到但不能理解产生这种不同观点的原因;③阶段2, 自我反省式观点采择(8〜10岁)
即使面临同样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据此预期他
,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与他人的观点,能们的行为反应;④阶段3, 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岁)
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对事件进行解释和反应;⑤阶段4, 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岁)。
4. 下列哪一项不是问卷法的优点?( )
A. 标准化程度较高
B. 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
C. 能得到最客观的资料
D. 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答案】C
【解析】问卷法的缺点之一是被试的回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由此获得的有些数据资料还需用其他方法加以印证。
5. 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这种现象称为( )。
A. 首因效应
B. 启动效应
C. 词优效应
D. 近因效应
【答案】D
【解析】在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中,新近学习的材料的遗忘较少,属于近因效应;对最初学习的材料的遗忘也较少,属于首因效应;中间学习的内容的遗忘较多。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有两种:①最先学习的材料仅受到后摄抑制的影响,新近学习的材料仅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学习的材料受到两种抑制的影响,因此遗忘最多。②最先学习的材料进入了长时记忆,而新近学习的材料则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因此,二者的遗忘较少。B 项,启动效应是指先前学习的经验对后续学习的影响。C 项,词优效应指在快速呈现条件下,词中的字母比无意义字母串中的字母或孤立的字母更容易辨认的现象。
6. 感受性提尚的感觉适应现象是( )。
A. 触觉适应
B. 嗅觉适应
C. 暗适应
D. 明适应
【答案】D
【解析】在暗适应时是出现感受性提高,而明适应是感受性降低。
7. —位研究者随机调查了50名城市居民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另外还搜集了老师对这些孩子的总体评价,得到积差相关系数为0.53。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另外再随机调查50名乡镇居民,他们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与老师对其孩子总体评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会非常接近0.53
B. 用城市居民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预测老师对其孩子总体评价的准确率为53%
C. 城市居民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决定老师对其子女的总体评价
D. 城市居民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与老师对其孩子的总体评价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
【答案】D
【解析】相关系数是两列变量间相关程度的数字表现形式,或者说是表示相关程度的指标。两变量存在相关并不代表两变量之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0.53的相关属于中等程度的相关。
8. 根据默瑞需要理论编制的人格测验是( )。
A. 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16PF )
B.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
C.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
D.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
【答案】D
【解析】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是一种自陈量表,它以默瑞的需要理论为基础,所测的十五种人类需要包括: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支配等。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的理论基础是个性特质论;艾森克人格问卷是在艾森克三维人格论基础上编制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是以人格理论为基础编制的。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
9. 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个体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 )。
A. 智力技能
B. 认知策略
C. 言语信息
D. 运动技能
【答案】A
【解析】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能够在需要时将这些事实陈述出来;智力技能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认知策略学习者借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动作技能是指学校的学习包含各种各样的动作技能;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