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民族大学国际金融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国内吸收

【答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

移动恒等式两边,得:

的代表。C+I

为国内总支出,表示国民收入中国内支出的总和,称为国内吸收(A )。因此,国际收支差额实际上就可由国民收入内吸收之间的差额来表示。设国际收支差额为B=X—M , 则有B=Y-A 。

2. 汇率制度

【答案】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如规定本国货币对外价值、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关系、规定影

1973年以后,响和干预汇率变动的方式等。传统上,汇率制度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类;

汇率制度日益多样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新将汇率制度分为钉住汇率制和弹性汇率制两种,后者包括浮动汇率制。

3. 国际储备

【答案】国际储备又称自有储备,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可以随时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对外进行支付和干预外汇市场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资产总和。须具备三个特性: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一国货帀当局持有,而不是其他机构或经济实体持有的储备资产。国际储备的形式有货币性黄金、外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四个部分组成。

国际储备的作用为:①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它起着国际商品流动和世界经济发展媒介的作用。②具体到每一国家来考察。国际储备具有:充作干预资产、平衡国际收支差额、一国向外举债和偿偾能力的保证。

国际储备的来源,从一个国家讲,主要通过其国际收支顺差、货币金融当局的国外借款、外汇市场干预(出售本币、购入外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货币当局收购的黄金等渠道获得。从世界的角度讲,国际储备主要来源于:①黄金的产量减去非货币用金量;②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③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输出。

4. 外部平衡

【答案】相对于内部平衡而言,外部平衡是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是指单纯的国际收支账户在一定口径上的数量平衡。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往往是冲突的。二战后一些西方经济学者如米德、丁伯根、斯旺、约翰逊和蒙代尔等都曾研究过同时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认为这两种平衡是有联系的,必须放在一起研究。当外部失衡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必须采取以下对策:开支调整政

式中,X —M 为贸易收支差额,以此作为国际收支差额

策即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开支;开支转换政策,包括贬值和直接管制两方面,前者即采用汇率变动政策使国内和国外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对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的需求转换。而直接管制,即对某些经济部门给予优待或限制(如关税、出口津贴、许可证、限额、外汇管制等),目的也在于将对国外产品需求转换到国内产品上来。

5. 周期性不平衡(Cyclical Disequilibrium)

【答案】周期性不平衡是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当一国处于经济衰退时期,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相应的下降,经常项目赤字减少或盈余增加。从资本与金融项目看,当一国处于经济衰退时期,投资前景黯淡,资本流出增加,从而使资本与金融项目赤字增加或盈余减少。相反,当一国处于经济繁荣时期,社会总需求上升,进口需求相应的上升,进而使经常项目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从资本与金融项目看,当一国处于经济繁荣时期,投资前景看好,资本流入增加,资本与金融项目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可见,经济周期对经常项目和资本与

金融项目的作用是相反的,因此,其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取决于它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净效应。

6. 国际货币制度

【答案】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 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制度通常是由参与的各国政府磋商而定,一旦商定,各参与国都应自觉遵守。国际货币 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②汇率制度的安排;③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理想的国 际货币制度应该保证国际货币秩序的稳定,能够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保证国际 收支的失衡能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

7. 复汇率

【答案】复汇率又称“差别汇率”或“多重汇率”。它是某些外汇管制国家对汇率管制的方式之一。指一国货币当局对外汇汇率人为地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汇率,不同汇率适用于不同类别交易项目的制度形式。复汇率根据需要对不同的交易实行歧视性待遇,原则是对需要鼓励的交易规定优惠的汇率(如对出口规定适用较高的外汇价格,对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适用较低的外汇价格等),对需要限制的交易则规定不利的汇率(如对奢侈品进口和资本输出用汇规定适用较高的价格)。在有些国家,只存在两种或三种的歧视性汇率,在有些国家则规定有多达几十种的歧视性汇率。

8. 资本充足率

【答案】资本充足率指商业银行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银行资本组成应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核心资 本由银行股本及从税后保留利润提取的公开储备组成,《巴塞尔协议》规定,两部分之间应维持一定比例,即核 心资本应占银行全部资本的50%以上。另外,《巴塞尔协议》还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保持在8%以上,核心资本与银行风险资产的比率,即核心资本充足率应保持在4%以上。

二、简答题

9. 结合中国的内外均衡状况,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

(1)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①刺激进口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

②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资的环境,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使已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增强投资者 的信心,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间接投资 比重将进一步增加。

③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

(2)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①抑制出口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 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 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中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 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

②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 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 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③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 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从表面上来看,货币供应量在持 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④增加就业压力,由于目前中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将抑制或打击 出口,最终将影响到就业。在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可能恶化就业形势。

10.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与金融项目包括哪几项?

【答案】(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Presentation)是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按照复式记账原理,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按IMF1993年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其基本内容包括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和误差与遗漏项目。

(2)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