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财经大学金融之国际金融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浮动汇率制
【答案】浮动汇率制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而波动的汇率制度。1973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不再规定黄金平价,不再规定对外国货币的中心汇率,不再规定现实汇率的波动幅度,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浮动汇率制可以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按照浮动的形式,浮动汇率制又可以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是与固定汇率制度相对而言的。
2. 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
【答案】一价定律是关于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商品价格定价规律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贸易者的套利行为会使得同一种可贸易商品无论在什么地方出售,扣除运输费用外,其价格都是相同的。所谓可贸易商品是指套利活动能使其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保持在较小范围内的商品。根据此定律,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单位不同,同一可贸易商品以不同货币表示的价格经过均衡汇率的折算,在数值上相等。用公式表示为:
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 e 表示两国货币的汇率。
一价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英国金块主义者J. 威得利首次提出的概念,它反映了一种国际商品的套利条件。一价定律的成立基于自由贸易的严格假定,即商品与服务能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这一定律的意义在于现实中自由贸易的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满足,因此国际间就会产生商品套购,套购者根据贱买贵卖的原则,在低价国购买,运到高价国出售,从中获取无风险套购利润。一价定律与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是绝对购买力学说的前提之一,为购买力平价理论提供基本的绝对形式,可以说购买力平价说是一价定律的翻版。
3. 汇率效应传递的劳动替代约束
【答案】汇率效应传递的劳动替代约束是指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要素丰富,从而劳动供给富有弹性,企业相对于工人而言,对工资的议价能力较强,从而能够较为自由地制定工资,在此情况下,当汇率变动时,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存在的一困难。具体而言,出口企业在面对人民币升值这一成本冲击时,本应通过改变生产技术来降低成本,但当存在劳动替代约束时,企业还能够通过降低工资来消化成本压力。
4. 通货区
【答案】通货区是区域货币同盟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它具有五个显著特征:(1)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名义汇率相互固定; (2)具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货币作为各国货币汇率的共同基础; (3)这种货币与成员国货币相互间可充分地自由兑换; (4)有一个适当的协调和管理机构; (5)成员
(表示同一可贸易商
国的货币政策主权受到削弱。
5. 铸币平价
【答案】铸币平价是指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之间货币单位含金量之比。决定汇率的基础。在金本位制度下,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通过货币的含金量表现的。各国发行货币都规定一定货币单位代表的黄金重量,叫含金量。外汇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决定的。这种依货币含金量计算得出的汇率称为铸币平价。但它仅是汇率的基础,而实际外汇买卖的交易汇率总是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着铸币平价上下波动。由于在金本位制下,国际结算既可以用外汇进行,也可以用黄金进行,当汇率对本国有利时,就利用外汇办理结算,反之就改用输出入黄金来结算,汇率波动的上限为:铸币平价+黄金运费,即黄金输入点,这种围绕铸币平价的波动幅度不大,通常比较稳定。
6. 各种债务衡量指标
【答案】衡量一国的外债承受能力和外债偿付能力,可以用一套债务衡量指标进行。①负债率,即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通常应低于10%。②债务出口比率,即外债余额与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收入的比率,通常应低于100%〜150%。③还本付息与总产值比率,即每年还本付息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一般不应超过5%。④外债清偿率(又称偿债率),即每年还本付息总额与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之比,一般不应超过20%。
以上四个指标中,第一个指标和第二个指标表示一国的外债承受能力,第三个指标和第四个指标表示一国的外债偿还能力。其中,外债清偿率被认为是衡量一国债信和偿付能力的最直接、
最重要的指标。这个比率以20%为警戒线,超过20%, 该国的债信和偿还能力就将受到严重怀疑。
7.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答案】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的汇率应当是两国物价水平的对比,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始终存在某种程度的偏离,这种偏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货币的汇率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巴拉萨与萨缪尔森分别从后进国家角度和先进国家角度引入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来解释这一现象,这就是著名的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的含义包括:①发展中国家的币值相对于购买力平价而言被低估,相应地,发达国家的币值相对于购买力平价而言被高估;②随着发展中国家可贸易品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外部实际汇率R 会下降并向1接近(但仍然大于1), 发展中国家货币实际升值,其币值相对于购买力平价的低估程度也有所降低。
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带来的启示是:发达国家的币值高估和发展中国家的币值低估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造成的客观差异,承认这一差异,充分认识这一差异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利之处和危害之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长期汇率协调的基础。
8. —价定律
【答案】一价定律是关于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商品价格定价规律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贸易者的套利行为会使得同一种可贸易商品无论在什么地方出售,扣除运输费用外,其价格都是相同的。所谓可贸易商品是指套利活动能使其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保持在较小范围内的商品。根据此定律,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单位不同,同一可贸易商品以不同货币表示的价格经过均衡汇率的折算,在数值上相等。用公式表示为:
可贸易商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e 表示两国货币的汇率。
一价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英国金块主义者J. 威得利首次提出的概念,它反映了一种国际商品的套利条件。一价定律的成立基于自由贸易的严格假定,即商品与服务能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这一定律的意义在于现实中自由贸易的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满足,因此国际间就会产生商品套购,套购者根据贱买贵卖的原则,在低价国购买,运到高价国出售,从中获取无风险套购利润。一价定律与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是绝对购买力学说的前提之一,为购买力平价理论提供基本的绝对形式,可以说购买力平价说是一价定律的翻版。
其中,表示同一
二、简答题
9.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哪些项目? 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答案】(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科目和账户,并按照复式记账原则对一定时期内的国际经济交易进行系统的记录,对各笔交易进行分类、汇总而编制的分析性统计报表。
按照IMF 在1995年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设置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
①经常账户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账户,它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四个项目。
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政府服务等内容。收入包括雇员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项内容,雇员报酬指支付给非居民工人的职工报酬; 投资收益指居民拥有国外金融资产的收入及对非居民负债的支付,包括直接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和其他投资收益以及储备资产收益。经常转移是指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无等值交换物的实际资源或金融项目所有权的变更,它排除了资本所有权的转移。
②资本和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资本转移主要包括:a.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 b. 与固定资产的收买或放弃有关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c. 债权人不要求任何补偿而豁免的债务。非生产、非金融的收买或放弃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金融账户包括某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可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