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老年小组工作
【答案】老年小组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将老人组织到某种活动小组中,通过成员间的交流互动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和指导,帮助老年人在小组中学习他人的经验、改变自身的行为,使老年人摆脱孤独、客服困境,并获得愉悦的心情和充实的晚年生活。
根据小组工作的功能或目的不同,可以将老年小组分成互助群体、治疗群体、社交群体、服务群体以及照顾者群体等五种形式。
2. 儿童观
【答案】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儿童观,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对儿童群体的基本认识,即如何认识儿童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儿童的社会本质以及儿童的社会作用等问题:
(2)对儿童个体的认识,即怎样看待每一个儿童的本质,如何认识儿童的主动性和多样性等。
3. 专业自我
【答案】专业自我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工作时所表现的自我态度、情绪和专业价值观。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中不能只是盲目地去做,必须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必须有意识地使用“自我”,控制自己不适当的感受、态度与偏好,从而保持客观性并表现出良好的专业角色素养。
4. 社区发展
【答案】社区发展是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是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加强社区参与、培育互助与自治精神的过程,是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确立新型和谐人际关系的过程,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5. 内容分析法
【答案】内容分析是指对各种信息交流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的一种研究技术。所谓“各种信息交流形式”指的是诸如书籍、杂志、报纸、诗歌、歌曲、绘画、电视节目、演说、信件、照片、广告等各种书面材料、宣传品和艺术品。所谓“明显的”内容,是指这些形式外在的东西,比如它们的文字,颜色和实物本身,而不是这些文字,颜色和实物的
含义。研究者所分析的只是这些外在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内容的深层解释。“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描述,意味着内容分析是一种规范的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决定的计划,采取一定的规则,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而“定量的”描述则说明内容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它意味着,在内容分析中,其主要目标通常是决定内容中某一项目的频数,或者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等。此外,还对这些定量的结果进行分析。
6. 本土性社会工作
【答案】本土性社会工作指的是对某种助人模式(包括理念、过程和方法)的判断和认定,即指那些土生土长的、发挥着有效的助人功能的制度化的行动过程。那些生长于本土的,与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有效的、制度化的助人模式可称为本土性社会工作。
二、简答题
7. 简述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
【答案】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主要有:
(1)社会分析和意识形态
①社会分析帮助社区工作者从理论上认识社区及整个社会。社会分析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社会学与政治学。
②与社区工作直接有关的意识形态主要有:保守主义、多元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激进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与女权主义等。不同的意识形态对社区工作有不同的影响。
(2)社会变迁理论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及人们的行为模式所发生的变化。社区是具体的社会,推动社会变迁、解决社区问题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目标。社区工作本质上就是关于人和社会变迁的事情,它关注如何协助人们和服务提供者,使两者都能配合不断变迁的环境。
(3)社会运动的理论
社会运动的理论,主要以阐释社会运动的根源和发展的原因为主。基本上,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人角度:着重个体或群体心理状态的社会心理角度与着重社会状况和条件(包括种种社会矛盾)的结构角度。
8. 项目评估的三种类型。
【答案】项目评估包括服务前评估、服务中评估和服务后评估一大类。
(1)服务前评估服务前评估有需求预估和方案开发两种。
①需求预估指社会工作者诊断所需舒缓议题的范围和领域、目标人口的特征、问题、表达性需要和欲望,从而指导项目的计划和开发。
②方案开发就是在若干候选计划中选取合适方案。
(2)服务中评估服务中评估就是评价实务过程相关活动的状况,是一种动态评估。由评估者自己直接观察,总是比较容易了解每个过程进展的结果。评估者也应该在评估进行期问,随时检
查各种各样的报告,以便能了解方案施行所产生的变化。
(3)服务后评估服务后评估是对服务效果进行评判,有结果评估和效率评估两种。
①结果评估就是比较服务前后服务对象的变化,判断项目是否有效实现计划目标。
②效率分析就是将干预结果与服务投入进行比较
9. 简述社会工作理论的特点。
【答案】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具有专业性、改良性、操作性、客观性等特点。
(1)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性
所谓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专业性,是指这些理论、知识体系对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具有独占性和专门性。这是社会工作取得社会认可与专业权威的主要来源,是社会工作者取得专家权的主要依据。
(2)社会工作理论的改良性
社会工作理论,特别是社会工作的实务知识,对人与社会资源、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并将其目标设定为帮助他人、改善环境、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社会工作的知识是助人的知识,是改良胜知识,这是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最突出的特性之一。
(3)社会工作理论的操作性
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不是抽象的理论思辨,它能够转变为具体的运用。因此,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是可操作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也是有层次的,但即便是最抽象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也是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反过来指导新的实践。社会工作领域所存在的更多的理论(知识)是实务性理论,可操作性是实务理论最显著的特点。
(4)社会工作理论的客观性
社会工作理论是经过无数次实践验证而被证明为真实、正确、有效的一些观念和认识,这些理论(知识)是可由别人基于充分、健全和合乎逻辑的证据而加以证实的。
10.简述监狱化对矫正社会工作的影响。
【答案】监狱化对矫正社会工作的影响主要包括:
(1)标签论与贬降仪式标签论认为,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是因为社会成功地给他贴上了罪犯的标签。
(2)贬降与监狱化
①监狱化:由于犯人之间的接触是被限制的,贬降仪式实际发生在监狱管理者与罪犯之间,即罪犯在监狱管理者面前,放弃他以前的几乎所有社会角色,接受囚犯的角色和价值观,按照监狱要求的囚犯的行为方式来行为。
②监狱化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
a. 接受监狱的规范、价值和囚犯的角色,完成自我贬降的过程;
b. 接受犯人形成的非正式规范、价值和犯人的亚文化。
(3)监狱化与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