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多质多法(MTMM )所考虑的测验效度类型是( )。
A. 内容效度
B. 构想效度
C. 同时效度
D. 预测效度
【答案】B
【解析】多质多法由Campbell 和fiske (1959)提出,他们通过对多质多法的相关矩阵的分析来判断不同测量方法的汇聚效度和不同心理特质之间的区分效度。
2. 取样是指从( ) 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A. 总体
B. 群体
C. 目标人群
D. 样本
【答案】C
【解析】符合某种测验的被试的人就是目标人群,但是要全部拿来做测验的话又不现实,所以取样是指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3. 测验的使用者利用( ) 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的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的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A. 转换表
B. 分布表
C. 对照表
D. 都不是
【答案】A
【解析】转换表就是将原始分数通过已经制定的表转换成与其相对应的到处分数,从而对测验分数作出有意义的解释。
4. 下列选项( )是正确的测验观。
A. 所得结果绝对可信
B. 无使用价值
C. 决策的辅助工具
D. 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答案】C
【解析】正确的测验观是:①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②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5.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是( )。
A. 比奈
B. 西蒙
C. 韦克斯勒
D. 卡特尔
【答案】C
【解析】韦克斯勒除了编制这一系列著名的智力测验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商”。
6. 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 ) 。
A. 真分数
B. 导出分数
C. 参照点
D. 百分等级
【答案】B
【解析】导出分数即是从原始分数转换而来的,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就是与原始分数等值的量表分数。导出分数的目的有二:一是指出个体在标准化样组中的位置,就可以参照他人,对这个个体进行评价;二是提供了一个可比较的量度,从而使对个体在不同测验中的作业情况的比较成为可能。
7.
式中Z 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 、B 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 ) ,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
A. 整数
B. 小数
C. 负值
D. 分值
【答案】C
【解析】式中的可能是负值,为了使Z 不为负值,就在式子中间加入一个常数,以免出现负值。
8. 克龙巴赫提出的系数主要用来计算( )。
A. 重测信度
B. 复本信度
C. 评分者信度
D. 内部一致性信度
【答案】D
【解析】克龙巴赫系数克服了折半法的部分缺点,是目前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时常用的分析方法,常用来衡量心理或教育测验的可靠性。
9. —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 )。
A. 类别量表
B. 等级量表
C. 等距量表
D. 比率量表
【答案】C
【解析】心理测验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因为人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态度等的绝对零点是难以确定的,,而且在心理测验中,相等的单位也是很难获得的。但是大多数心理学家喜欢把测验依据一定法则转换为等距量表。
10.用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比率智商只能进行个体内比较
B. 离差智商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C. 智力年龄会随生理年龄的増长不断发展
D. 比率智商不能满足对年龄单元等值性的要求
【答案】D
【解析】1949年韦克斯勒在他编制的儿童智力量表中首次采用了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这是因为比率智商的基本假定是智力发展和年龄增长呈正比,是一种直线关系,但随着人年纪的増长,到约到26岁左右智商就停止增长进入了高原期,所以比率智商不适用于年纪大的时候。
二、名词解释
11.构思效度
【答案】构思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是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