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通大学艺术学院917中外美术史[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赵之谦
【答案】赵之谦是海派画家,书法篆刻造诣深厚,以此人大写意花卉画,变流布清末画坛的柔媚纤细作风为挺拔厚重,在色彩上吸收了民间绘画的特点,变清淡为艳丽。
2. 明式家具
【答案】明代家具在继承宋、元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则标准,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被誉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艺术特色可概括为:简、厚、精、雅。多用名贵硬木材料制造,以其坚硬细密的质地、典雅稳重的色调、变幻莫测的天然纹理、简洁优美的艺术造型,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作品内涵与外在美的协调统一。
3. 《五牛图》
【答案】《五牛图》传为唐代画牛名家韩混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从不同的角度画了姿态各异、神形逼肖的五头牛。近景式构图,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浑然天成:笔法练达流畅,线条富有弹性,力透纸背; 画面简洁,主题突出。
4. “吴带当风”
【答案】“吴带当风”指的是唐朝画家吴道子的一种绘画风格。吴道子是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他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便以“吴带当风”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吴道子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作,在运用线条上,渗透着强烈的情感,大大提高了绘画艺术中诸种表现因素的统一性,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5. 富春山居图
【答案】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作,长卷大轴。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于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法有湿笔披麻皱,也有干笔效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极大作用,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6. 宋四家
【答案】“宋四家”指的是北宋书法家中的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书法皆属“尚意”一派,但又各自成法。苏轼是“宋四家”之首,是“尚意”书风的倡导者。他的字看
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他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搓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黄庭坚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字体开张,笔法瘦劲,自成风格。《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未、晃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代表作有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米芾自称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犊、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代表作有行书《蜀素帖》。蔡襄的书法取法晋唐,讲究古意与法度。其正楷端庄沉着,行书淳淡婉美,草书参用飞白法,谓之“散草”,自成一体,非常精妙。代表作有行书《澄心堂帖》。
7. 谢赫“六法论”
【答案】“六法论”是南齐画家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后来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纲领,对传统绘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8. 居氏兄弟
【答案】居氏兄弟指清末画家居巢、居廉,他们是堂兄弟。居氏兄弟绘画均善用粉和水,以“撞粉”和“撞水”法发展了没骨花鸟画,即趁色彩未干之际,注入适量的粉和水,使之互相渗化交融,在画面干后即出现特殊效果。在中国美术史中,自觉地在熟宣纸和熟绢上发展成特殊技法的成就应归功于居氏兄弟。居氏兄弟的绘画成就直接影响了岭南画派。
9. 窑变
【答案】“窑变”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钧窑会出现这种特殊变化,“窑变”是钧窑的特有工艺。钓瓷之所以会出现窑变现象,主要与其特定的生产制作工艺有关。这里面与钧瓷使用独有的矿物原料、不同的胎质和造型、釉料的化学组成、釉料的加工、施釉工艺和烧成工艺等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窑变现象是这些多变的工艺因素综合反映的结果。“窑变”可以使青瓷釉色上泛出海棠红、玫瑰紫之类色彩,鲜艳绚丽,打破了单色釉的局面,为后世红釉陶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宋代陶瓷中颇具特色的品种。
10.瘦金体
【答案】又名“瘦金书”,是由北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书法风格。瘦金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瘦金体”体现出“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的时代审美趣味,又具有强烈的“如屈铁断金”的个性色彩。代表作为宋徽宗赵佶的《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其中《秾芳诗》为大字,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富有傲骨之气,如同断金割玉一般,别有一种韵味,堪称瘦金书的杰作。
二、论述题
11.论述五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答案】(1)五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表现感受,创造出更真实的自然面貌,形成了以中原画家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以南唐画家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秀丽风光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五代山水画的巨大成就。前者气势宏伟、雄浑壮阔,后者平淡天真、秀美抒情。
(2)代表人物:荆浩描绘了崇山峻岭,气势宏伟的北方山水。关仝写景绘形更为概括提炼,笔简气壮,景少意长,善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景色。董源运用披麻效和点苔法表现烟雾溟漾,江湖纵横的江南景色。巨然山水画笔墨秀润,善绘烟岚气象,充满田园景致。
12.阐述中国山水画的演变与发展。
【答案】山水画是一种表现山川之妙并能为人类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的画种。其发展演变表现在:
(1)秦汉时期
山水画作为绘画题材,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岩画上,秦汉画像石、画像砖及墓室壁画中也时有出现,但仅作为图符或宣教故事的衬景。
(2)魏晋
魏晋以后出现了独立的山水画和自觉的山水画,反映出中国古代山水意识及相应审美观的变化,体现出中国绘画自身发展的性质和规律。宗炳的《画山水序》对以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隋唐
隋唐的山水画从人物故事的背景中独立出来,形成风格迥异的两种流派。展子虔、李思训画山水树石笔格道劲而细密,赋色工致浓丽,开创金碧山水一派。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长卷; 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创水墨山水一派。山水画由此自立门户,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
(4)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山水画步入发展期,并逐步走向成熟。效法完备、构图以全景式旱现。一些画家深入自然,形成两种不同风格和画派,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体现了此一时期山水画的巨大成就。
(5)北宋
北宋的山水画主要沿袭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着重塑造黄河两岸关洛一带的山水形象。
①宋初以李成、范宽成就最高,李成尤负盛名。中后期山水名家有郭熙、王洗等,皆受李成影响,同时又出现以燕文贵的集山水界画于一体的“燕家景致”,以赵令穰为代表的富有诗情的小景山水,米芾父子创造的表现江南烟雨迷蒙的“米家山水”和以王希孟、赵孟坚为代表的臻丽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