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试论张学良将军在西安事变中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无

  摘要

  如何评价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的历史作用是“西安事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史学界近来争议颇多和较为关注的问题。张学良是发动兵谏的实行者和指挥者,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要决策人。这已成定论。但是,西安事变问题不单纯是历史研究中的学术问题,它是政策性很强、很敏感的带政治性的问题,因此,对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的历史作用也应具体分析和客观评价。我认为: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在蒋介石“剿共”我呼声中,张学良首先与红军停战, 并主动与共产党取得联系,共商抗日救亡大计,可谓了不起的举动。张学良提出的“逼蒋抗日”方针,不仅符合当时的客观形势,而且促进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某些具体转变和完善。   二、在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东北军广大官兵强烈要求抗日的影响下,有着抗日爱国思想的张学良提出了“内求和平、外求抗战”即逼蒋联共抗日的主张,并付诸于行动。他利用一切机会劝蒋抗日,在劝谏失败的情况下,毅然用武力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三、张学独立自主地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一方面认识到蒋介石的态度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关键,进而提出对蒋介石“保其安全、促其反省”的处置原则;一方面向南京政府敞开和平谈判的大门。在坚决抵制“讨伐派”进攻的同时,积极邀请宋氏兄妹来西安谈判。经过中共代表团的调节,西安与南京在张学良提出的八项主张的基础上达成和谈协议。   四、张学良经过深思熟虑,排除部下的阻拦,躬亲送蒋回京,表现了他赤诚的爱国之心和强烈的抗日救国意愿。这一举动不仅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同情与谅解,而且在政治上对蒋形成一股压力,从而迫使蒋实践他在西安许诺的条件,保证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张学良和东北军的最后结局,是由蒋介石的本质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决不是送蒋回京引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