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班级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中分为两类学习:一类是显性学习,即按照课程安排进行的学习;另一类是潜在学习,即班级教育活动之外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学生不自觉的学习。班级文化是一种潜在课程,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文化是由教师与全体学生在矛盾与融合中从离散走向统合的,所以为完成对中学生良好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该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本文研究是将全纳教育理念引入中学班级文化建设,为班级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说明论文研究中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国内外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见解,展开论述。
第二章是说明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新视角——全纳教育,并系统阐述了全纳教育的概念及内涵与价值取向。在认识什么是全纳教育的基础上,展开下一章的讨论。
在第三章中,本文进行了实践研究,从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与班主任访谈,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结果,得出班级文化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导致了班级群体中师生、生生间的排斥、疏离隔阂现象。
第四章是阐述全纳班级文化的内涵,全纳班级文化是提倡班级民主、公平合作的文化,要求学生自治班级,体现了班级全体成员的生命意义,利于他们的成长。意味着,依据全纳教育理念建设中学班级文化可以很好地解决第三章中班级文化建设的不足,并且淡化师生群体间的排斥、疏离等的不和谐关系。
最后一章是策略的提出,依据全纳教育理念,针对调查现状与原因结果分析,主要从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方面提出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个人改进意见。
在现实中根据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班级中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不公平民主的问题, 同时班级中生生合作意识还有待加强,在这样的班级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易产生班级中的排斥、歧视、疏离等人际关系不和谐问题,是不利于所有学生成长的。而以全纳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中学班级文化建设是多元文化社会下的新型、追求理想的班级文化,可以减少班级群体间的排斥与歧视引起的疏离与隔阂,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中的民主性、公平性,使得班级形成一个充满友爱温暖、人人得到尊重与差异发展的成长、人人受欢迎、人人进步的真正和谐的文化氛围。据此建设全纳班级文化是解决目前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