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轻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810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堆是一种有用的数据结构。堆排序是一种_____排序,堆实质上是一棵_____结点的层次序列。对含有N 个元素的序列进行排序时,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_,所需的附加存储结点是_____。关键码序列05, 23, 16, 68, 94, 72, 71, 73是否满足堆的险质_____ 。

【答案】选择;完全二叉树;

2. 无用单元是指_____,例_____

【答案】用户不再使用而系统没有回收的结构和变量;

3. 遍历图的过程实质上是_____,广度优先遍历图的时间复杂度____;深度优先遍历图的时间复杂度_____,两者不同之处在于_____,反映在数据结构上的差别是_____。

【答案】查找顶点的邻接点的过程;0(n+e);0(n+e);访问顶点的顺序不同;队列和栈

【解析】广度优先遍历图使用队列这种数据结构,深度优先遍历图使用栈这种数据结构。

4. 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的单链表,在已知的结点半p 后插入一个新结点的时间. 复杂度为_____,在给定值为x 的结点后插入一个新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

【答案】O(1);O(n)

【解析】第一种情况只需直接修改指针的指向。第二种情况必须从头结点遍历找到x 的结点。

5. 模式串的next 函数值序列为_____。

【答案】01122312

6. 顺序查找n 个元素的顺序表,若查找成功,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最多为_____次;当使用监视哨时,若查找失败,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为_____。

【答案】n ; n+1

【解析】最多的情况就是把整个表遍历了一遍。使用监视哨时,需要多一个存储空间来存监视哨。

7. —个有2001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是_____。

【答案】11

【解析】完全二叉树的高度

;O(1);满足堆的性质

8. 文件由_____组成;记录由_____组成。

【答案】记录;数据项

9. 二叉树由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单元组成。

【答案】根结点;左子树;右子树

10.下面描述的是一种构造最小生成树算法的基本思想。设要处理的无向图包括n 个顶点

用相邻矩阵A 表示,边的权全是正数。请在下列划线处填上正确叙述。

(1)若是边,则的值等于_____,若不是边,则A(i, j) 的值是一个比任何

置边的权_____,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全为0。 (2)构造最小生成树过程中,若顶点已包括进生成树,就把相邻矩阵的对角线元素

成_____,若

【答案】(1)已包括进生成树,就把矩阵元素置成_____。 (3)算法结束时,相邻矩阵中_____的元素指出最小生成树的_____。 边上的权值;都大的数;(2)1; 负值;(3)为负;边

11.已知有序表为(12,18,24,35,47,50,62,83,90,115,134) 当用二分法查找90时,需次查找成功,查找47时_____成功,查找100时,需_____次才能确定不成功。

【答案】2; 4; 3

【解析】二分法查找元素次数列表

查找100是找到115就停止了。

12.每一棵树都能唯一地转换为它所对应的二叉树。若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是BEFCGDH ,中序序列是FEBGCHD ,则它的后序序列是_____。设上述二叉树是由某棵树转换而成,则该树的前序序列是_____

【答案】FEGHDCB ;BEF

【解析】树的前序序列对应二叉树的前序序列,该二叉树转换成森林时含三棵树,其第一棵树的前序是BEF 。

二、单项选择题

13.某同步总线采用数据线和地址线复用方式。其中地址数据线有8根, 总线时钟频率为66MHZ , 每个时钟同期传送两次数据。(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传送一次数据) 该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是(总线带宽) :( )

A.132MB/S

B.264MB/S

C.528MB/S

D.1056MB/S

【答案】C

【解析】总线带宽=总线工作频率X(总线宽度/8), 由于地址线与数据线复用, 所以在两次数据

, 所以选C 传输过程中总线上数据一共传输了8次, 那么总线带宽为

1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一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 ,分组大小为1000B ,其中分组头大小20B ,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 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

A.80ms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 ,文件长度为980000B ,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 ,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IMB. 由于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同,因此文件传输经过最短路径时所需时间最少,最短路径经过分组交换机. 当t =lM ×8/100Mbps=80ms 时,HI 发送完最后一个比特;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两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 0=lK ×8/100Mbps=,所以,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时的情况下,当时,H2接受完文件,

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

15.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 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CAN 调度(电梯调度) 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

A.110, 170, 180, 195, 68, 45, 35, 12

B.110, 68, 45, 35, 12, 170, 180, 195

C.110, 170, 180, 195, 12, 35, 45, 68

D.12, 31, 45, 68, 110, 170, 180, 195

【答案】A

【解析】SCAN 算法类似电梯工作原理,即朝一个固定方向前进,经过的磁道有访问请求则马上服务,直至到达一端顶点,再掉头往回移动以服务经过的磁道,并这样在两端之间往返. 因此,当磁头从105道向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时,便会服务所有大于105的磁道号(从小到大的顺序) ;往回返时又会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服务. 注意与循环扫描算法的区别,所以SCAN 算法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