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852数据结构(C语言版)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序列中,( )是执行第一趟快速排序后所得的序列。 A. B. C. D.

【答案】C

【解析】快速排序将数据划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关键字比另一部分关键字小。

2. 偏移寻址通过将某个寄存器内容与一个形式地址相加而生成有效地址。下列寻址方式中, 不属于偏移寻址方式的是( )。

A. 间接寻址

B. 基址寻址

C. 相对寻址

D. 变址寻址

【答案】A

【解析】在四种不同的寻址方式中, 间接寻址按指令的形式地址从主存中取出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然后再按此有效地址从主存中读出操作数。其余三种寻址方式可以统称为偏移寻址。

3. 有一个100*90的稀疏矩阵,非0元素有10个,设每个整型数占2字节,则用三元组表示该矩阵时,所需的字节数是( )。

A.60

B.66

C.18000

D.33

【答案】B

【解析】如果是全部,则是需要100*90*2个字节;但是用三元组表示的话,只需要记录非零数据的X 坐标,Y 坐标,数值即可,就是每个非零数字需要占用三个整数的空间,即2*3=6字节,10个非零整数则是2*3*10=60字节;如果问有效元素占的空间大小,则选A 项,但是如果从整体来看,应该多一个用来记录矩阵宽(100)、高(90)、默认值(0)的元素,所以还应该多算6个字节。所以全部为66字节,选B 项。

4. 设有向图G=(V, E) , 顶点集

边集,

,

若从顶点V0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 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 )。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知有向图的结构如图所示。深度优先遍历的特点是尽可能先对纵深方向进行搜索, 所以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分别是: ①

' ; ②; ⑤; ③。

5. 设文件F1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的符号链接(软链接) 文件F2,再建立F1的硬链接文件F3,然后删除F1. 此时,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 ).

A.0、1

B.1、1

C.1、2

D.2、1

【答案】B

【解析】为了使文件实现共享,通常在使用该形式文件系统的文件索引节点中设置一个链接计数字段,用来表示链接到本文件的用户目录项的数目(引用计数值) ,这是共享的一种方法. 当新文件建立时,一般默认引用计数值为1. 硬链接可以看作是已存在文件的另一个名字,新文件和被链接文件指向同一个节点,引用计数值加1. 当删除被链接文件时,只是把引用计数值减1,直到引用计数值为0时,才能真正删除文件. 软链接又叫符号链接,在新文件中只包含了被链接文件的路径名,新文件和被链接文件指向不同的节点. 建立软链接文件时,文件的引用计数值不会增加. 在这种方式下,当被链接文件删除时,新文件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是不能通过新文件的路径访

F1和F2的引用计数值都为1. 当再建立F3时,问被链接文件而已. 因此,在本题中,当建立F2时,

F1和F3的引用计数值就都变成了2. 当后来删除F1时,F3的引用计数值为2﹣1=1.F2的引用计数值仍然保持不变,所以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1,1.

6. 在OSI 参考摸型中, 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

A. 对话管理

B. 数据格式转换

;

C. 路由选择

D. 可靠数据传输

【答案】B

【解析】应用层的相邻层即为表示层, 表示层负责管理数据的压缩、加密与解密、格式装换等, 故答案为B 。

7. 哈希函数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函数值应当以( )取其值域中的每个值。

A. 最大概率

B. 最小概率

C. 平均概率

D. 同等概率

【答案】D

8. 用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队列,其队头指针指向队头结点,队尾指针指向队尾结点,则在进行出队操作时( )。

A. 仅修改队头指针

B. 仅修改队尾指针

C. 队头、队尾指针都可能要修改

D. 队头、队尾指针都要修改

【答案】C

【解析】用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队列,一般删除操作仅修改队头指针,但当队列中只有一个结点时,进行删除操作要将队头、队尾指针都修改成NULL 。

9. 在一棵具有15个关键字的4阶B 树中, 含关键字的结点数最多是( )

A.5 B.6 C.10 D.15

【答案】D

【解析】M 阶B 树非根结点含关键字个数。

4阶B 树非根结点含关键字1~3个, 所以要使关键字结点数量最多, 那么每个结点只有一个关键字, 一共有15个关键字那么最多有15个含有关键字的结点

10.若将关键字1, 2, 3, 4, 5, 6, 7依次插入到初始为空的平衡二叉树T 中, 则T 中平衡因子为0的分支结点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