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84普通生物学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液。

【答案】体液是指体内以水作为基础的液体。

2. 迁地保护。

【答案】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为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3. 色素。

【答案】色素是含有特定化学基团的分子,这些化学基团能够吸收可见光谱中特定波长的光。

4. 必需元素。

【答案】必需元素是指完成植物的生活周期所必需的元素。

5.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答案】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在特定的DNA 位点切断DNA 的酶。

6. 复制性细胞衰老。

【答案】复制性细胞衰老是指细胞经过有限次分裂后,进入不可逆转的增殖抑制状态,其结构和功能发生衰老性改变的过程。

7. 四分体。

【答案】四分体是指减数分裂配对完毕的染色体,又称二价体。每个二价体由两条同源染色体组成,而每条同源染色体包括2条姐妹染色单体,这样每个二价体包括4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8. 粥样动脉硬化。

【答案】粥样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内膜中沉积含胆固醇的脂肪,形成粥样斑块,阻塞血流,引发血栓的血管病。

9. 生物节律。

【答案】生物节律是指植物和动物在自然界中的活动都是有节律的,以日为周期的昼夜节律,

以月为周期的月周期节律,或年为周期的年节律。生物节律是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地球的自然条件,如昼夜、冬夏、潮汐等而发生的,现在它们已经成了能够脱离环境变化的生物自身的规律了。

10.自然突变。

【答案】自然突变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基因突变。

二、简答题

11.雌激素和孕激素各有哪些生物学作用?

【答案】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1)雌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副性征的出现。(2)孕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排卵后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并“封锁”子宫颈,使精子不得入内。

雌、孕激素一起建立和调节子宫周期,刺激子宫颈黏液的变化。

1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何不同?减数分裂发生在什么时间?对自然选择有何作用?

【答案】(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是:有丝分裂中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得到两个与母代染色体倍数相等的子代细胞;减数分裂中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子代细胞的染色体倍数减半。减数分裂I 的间期DNA 不仅在S 期合成,而且也在前期I 的偶线期和粗线期合成一小部分。减数分裂的前期I 长,特有染色体配对;同源重组现象。减数分裂I 的中期染色体的分离方式是形成二价体,并联合定向。减数分裂II 的间期没有DNA 的复制,减数分裂II 的间期很短甚至没有。

(2)减数分裂发生时间:减数分裂可依据其在生活史中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始端减数分裂,中间减数分裂和终端减数分裂3种类型。终端减数分裂发生在二倍体生物个体成熟之后,始端减数分裂发生在二倍体合子产生后,中间减数分裂发生在二倍体孢子世代。

(3)作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部分交换,配子的遗传基础多样化,后代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对于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配子中的基因组合变化无穷,从而带来生物个体间的更多的变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13.基因工程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在科学和道德方面的关注,试述几例。

【答案】(1)基因工程的发展引发道德问题的现状

伦理是关于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应有的道德关系,如辈分、长幼、朋友、上下级等等关系。

生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类生育的自然过程,导致新问题出现,并对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家庭和社会秩序等产生巨大的冲击,引发一系列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问题,例如试图纠正生殖细胞遗传缺陷或通过遗传工程手段来改变正常人的遗传特征则会引起争议。

(2)举例

人工授精、体外授精是当代基本的生殖技术。人工授精可以解决男性不育症所引起的难题,还可以达到整个发育时期都在试管中进行的真正的试管婴儿的目的。但如果不加限制,就会有大批量的婴儿被成批生产出来,成为商品,引发严重的伦理问题。

若不是夫妻的男女双方实行人工授精,使两者生殖细胞结合、发育;女方却为非丈夫的其他男性提供子宫,为其生儿育女。这些现象严重违背了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

精子、卵子、子宫一旦变成商品,会使儿女也成为商品,会导致后代对自身产生怀疑,出现迷惘的情绪。

把人的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就可繁殖出克隆人,通过体细胞克隆或融合形成的孩子已经失去了子女的概念,而是提供体细胞核的人的复制。克隆人同供核人之间,在年龄上可以相差几十乃至上百岁,但他们并非亲子关系,而是兄弟、姐妹,这又引发了一系列的传统道德的问题。如一个正常的家庭无法定义亲本、克隆人之间的关系。

14.什么是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可分为哪几个部分?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生物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终末途径?

【答案】(1)细胞呼吸的定义:是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糖类等有机物,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反应先在细胞质基质,后在线粒体进行。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的条件下,氧化后产生

化。

(2)整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

①糖酵解

一分子葡萄糖在细胞质中反应生成两分子丙酮酸,并伴随2分子ATP 和2分子NADH 的产生。

②柠檬酸循环

柠檬酸循环又称krebs 循环或三羧酸循环,简称TCA 循环。指糖酵解的终产物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在丙酮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乙酰

乙酰进入三羧酸循环,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酸一一梓檬酸开始,经过一系列脱氢和脱羧反应后又以草酰乙酸的再生成结束。由于循环中首先生成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故被称为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1分子葡萄糖分子在柠檬酸循环中要产生2分子6分子NADH 和2分子

通过由电子载体所组成的电子传递链最终被③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NADH 和电子传递是指在有氧条件下,

氧化。氧化磷酸化是指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发生的,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合成A TP 的反应。经电子传递和化学渗透,将氧化与磷酸化相偶联,发生部位在线粒体内膜。

(3)原因

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糖类、脂类、氨基酸)的最终代谢通路,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乙酰不仅是糖氧化分解产物,它也可来自脂肪的甘油、脂肪酸和来自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的

和水,这个总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又称细胞氧化或生物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