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03普通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耐受性法则。
【答案】谢尔福德提出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的下限和上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这称为耐受性法则。
2. 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答案】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处于反应中心中的一种特殊性质的叶绿素a 分子,它不仅能捕获光能,还具有光化学活性,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3. 假根。
【答案】假根是指苔藓植物体表皮细胞壁向外突起的类似根毛的结构,具有吸收功能,但不具维管组织。
4. 性状。
【答案】性状是指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区别性特征。
5. 溶菌周期。
【答案】溶菌周期是指从噬菌体侵入细菌,到新的噬菌体逸出、侵入新的细菌的整个过程。
6. 荧光和磷光。
【答案】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态时,可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荧光是指处在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磷光是指处在三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
7. 多基因遗传病。
【答案】多基因遗传病是由许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疾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呈现的性状差变异。
8. 假果。
【答案】除了子房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花冠及整个花序等其他结构共同参与果
实形成,假果是指这种非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如南瓜、苹果等的果实。
9. 能量流动。
【答案】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起点、总能量和流动渠道)。
10.心材。
【答案】心材是指靠近中央部分的木材,是次生木质部的内层,近中心部分,颜色较深,导管和管胞已失去输导的功能,但管腔内充填了物质,使其支持能力加强。
二、简答题
11.简述物种形成的方式。
【答案】物种简称“种”,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物种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在生殖上互相隔离,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形成方式有以下几种:
(1)异域物种形成
异域物种形成是指在被隔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新的物种同老物种之间的性状分歧和生殖隔离的形成,其中自然选择对异域物种形成起主要作用。
(2)彼此独立发生的相似的物种形成
同域物种形成
同域物种形成是指新物种可以在没有地理隔离的条件下形成。
并行的物种形成
并行的物种形成是指同一物种的后代在不同地方彼此独立地形成有相似适应性状的物种。 (3)多倍体植物一经产生就是一种新的物种
在渐进的物种形成中,进化的原材料最终来自结构基因的点突变,物种形成是突变、重组、选择和隔离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遗传的变化中发育调节基因的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非整倍性和整倍性的变化等变异作用,物种形成过程能比较迅速甚至跳跃式完成。新的多倍体植物一经形成,就和它的二倍体亲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瞬时”就成为另外一种新的物种。
(4)物种形成可能是渐进的也可能是跳跃的
点断平衡模式认为新的物种是跳跃式出现的,一旦形成,将长期处于表型平衡状态,直到另一次物种形成的突然出现。
12.为什么植物的光呼吸速率低?
【答案】(1
)维管束鞘细胞中有高的
中,由于途径的脱羧使维管束鞘细胞中浓度。植物的光呼吸代谢是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浓度提高,这就促进了Rubisco 的羧化反应,抑制
了Rubisco 的加氧反应。
PEP 羧化酶对(2)的亲和力高。由于
释放,植物叶肉细胞中的PEP 羧化酶对的亲和力高,即使维管束鞘细胞中有光呼吸的在未跑出叶片前也会被叶肉细胞中的PEP 羧化酶
再固定。
13.树皮环剥后,为什么树常会死亡?有的树干中空,为什么树仍能继续存活?
【答案】(1)树皮环剥后死亡的原因:树皮环剥后,由于环剥过深,损伤形成层,通过形成层活动使韧皮部再生已不可能;环剥过宽,切口处难以通过产生愈伤组织而愈合。初皮部不能再生,有机物运输系统完全中断,根系得不到从叶运来的有机营养而逐渐衰亡。随着根系衰亡,地上部分所需水分和矿物质供应终止,整株植物完全死亡。
(2)树干中空后仍能存活的原因:树干中空,遭损坏的是心材,心材是已死亡的次生木质部,
“空心”部分并未涉及其输导作用的次生木质部,无输导作用。(边材)并不影响木质部的输导功能,
所以“空心”树仍能存活和生长。
14.生物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案】(1)特定的组成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所组成的。
(2)新陈代谢,在生活的生物体和细胞内存在着无休止的化学变化,一系列酶促反应组成复杂的反应网络,这些化学反应的总和称为新陈代谢,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得自由能来驱动化学反应。
(3)稳态和应激性,生物体内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条件被限制在一个很窄的幅度之内,生物体具有许多调节机制以保持内部条件的相对稳定,这一特性称为稳态;体内或体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都可能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生物体能感受这些变化,并做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这一行为称为应激性。
(4)生殖和遗传,任何一种生物个体都不能长久存活,它们通过生殖产生子代使物种得以延续,生物界有多种生殖的模式,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必须将全部遗传信息通过细胞从亲代传递到子代。
(5)生长发育,生物的生长是细胞体积或数量的增长。发育是和生长密切相关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生活史中,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性成熟、衰老等。
(6)进化和适应,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变异。
15.分子进化中性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1968年日本人木村资生,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核酸、蛋白质中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置换速率,以及这些置换所造成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的改变并不影响生物大分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