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专业综合面试之计量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虚拟变量陷阱”?
【答案】一般在引入虚拟变量时,如果有m 个定性变量,只在模型中引入m-l 个虚拟变量。否则,如果引入m 个虚拟变量,就会导致模型解释变量间出现多重共线性的情况。由于引入的虚拟变量个数与定性因素个数相同时出 现的模型无法估计的问题,称为“虚拟变量陷阱”。 2. 什么是多重共线性? 产生多重共线性的经济背景是什么? 多重共线性的危害是什么? 为什么会造成这些危害? 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思路是什么? 有哪些克服方法? 【答案】(l )对于多元回归模型
果某两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出现了相关性,则称为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2)产生多重共线性的经济背景是:
①经济变量在时间上有共同变化的趋势和经济变量之间较强的相关性;
②当模型中包含解释变量与其滞后解释变量时,由于解释变量本身前后期相关,也会产生多重共线性;
③样本资料的限制,对于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作样本,以简单线性形式建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往往存在多重共线性; 以截面数据作样本时,问题不那么严重,但仍然是存在的。 (3)多重共线性造成的危害及原因如下:
①当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时,模型的参数将无法估计,
因为参数估计量
将不存在;
②近似共线性下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变大,从而不能对总体参数作出准确估计; ③参数估计量经济意义不合理,解释变量的参数不再反映各自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是反映它们对解释变量的共同影响,因而参数失去了应有的经济含义。 ④当多重共线性程度很高时,
的分母将变得很小,因此参数估计量的方差
将
变大,相应的t 统计量值变小,显著性检验也失去意义,模型预测失去意义。
(4)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思路是:通过各种方法来检验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5)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主要有: ①利用逐步回归法排除引起共线性的变量; ②差分法;
③利用先验信息改变参数的约束形式、增加样本容量、岭回归法等减少参数估计量的方差。
中的,如
3. 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案】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
(1)设计理论模型,包括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 (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 (3)估计模型参数;
(4)检验模型,包括经济意义的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预测检验。
二、计算题
4. 己知模型:
式中,以使
最小。 (1)求RSS 对【答案】(1)由
对
求偏导并令其值为零,可得正规方程组为:
(2)原模型两边乘以
,,可得新模型为:
则对应的正规方程组为:
,
和
的偏微分并写出正规方程。
和
的数据己知。假设给定权数
,加权最小二乘法就是求下式中的各
,
(2)原模型两边乘以,写出所得新模型的正规方程组。
5. 对下列模型:
求出
的最小二乘估计值,并将结果与下面的三变量回归方程的最小二乘估计值作比较:
你认为哪一个估计值更好? 【答案】模型(a )即为:
,则
的最小二乘估计值为:
模型(b )即为
,则的最小二乘估计值为:
,对于模型(c )
的最小二乘估计值为:
其中
,
显然,模型(a )和(b )分别是模型(c )在
。 和
的约束下的变形式。因此,如果限制
条件正确,从表达形式上看,模型(a )与(b )的回归算法更为简洁; 如果限制条件不正确,则模型(a )与(b )回归参数是有偏的,应采用模型(c )来估计。
6. 考虑下列两个模型:
(l )证明:
(2)证明:两个模型的最小二乘残差相等,即对任何i ,有(3)在什么条件下,模型(b )的
小于模型(a )的
。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