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大学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之学前教育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有准备的环境

【答案】由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出。有准备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需要有准备的教师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材料”。其中,有准备的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具有良好教育教学能力; 有准备的材料则是教师精心准备的,将教育内容都“物化”为符合儿童特点、儿童自主活动的操作材料。她还认为,教育的成功与否“在于以一切外在的对象与内部的需求相适应,并以最完整的方法尊重”。

2. 中期目标

【答案】中期目标是指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中,中期目标处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和近期目标之间。教育总目标要通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和活动目标才能落实到幼儿身上。目标越小,越具体,目标的实现也就越容易。上述几个层次的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通过上述层次的转化,使宏观的教育目标真正成为可操作的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几个体的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二、简答题

3. 简述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理论。

【答案】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

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是由内在的动机支配的。通过这些行为,幼儿才可以成长发展。保育者的任务是帮助幼儿除去阻碍生命发展的障碍,让自我得到发展。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

(2)游戏理论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游戏是生命的镜子”; 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游戏会产生喜悦、自由、满足,以及内在的平安、和谐”,游戏是幼儿“起于快乐而终于智慧的学习”,“能自动自发、用心认真地玩到累了为止的孩子,将来必是个健壮、坚韧、能够牺牲、奉献的人”; 他还认为游戏中玩具是必需的,幼儿通过玩具“可直觉到不可观的世界”。他制作的玩具取名为“恩物”,意为“神恩赐之物”。

(3)协调原理

福禄培尔说,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他是家族的一员,社会的一员,也是民族的一员,是宇宙

中的一分子。因此,我们应该让孩了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能够得到真正的协调是最美好的事。

(4)亲子教育

福禄培尔认为,要让孩子在爱中成长,首先就必须教育母亲。因此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

总体而言,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在很多方面揭示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其价值是不可否认的。

4. 简述活动性原则的实施。

【答案】在幼儿教育中应坚持活动性原则。这一原则的实施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压

(1)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与同伴、教师交往的机会。教师既要相信儿童、放手让儿童进行操作活动、交往活动,又给予其必要的指导,促进儿童身心自由发展。

(2)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鼓励儿童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教师要做到的就是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去参加到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鼓励儿童积极参加活动。经过长期的培养,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要正视这些儿童在活动中通过个人努力发现总结出的经验与发明。不要嘲笑儿童的探索,因为每一个新的发现与发明都是建立在前人成功的经验之上的。

(3)活动是多样的

儿童的发展需要是多样的,儿童的兴趣是活的和多变化的,因而需要多样的活动满足其发展。活动以适合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最佳。

(4)活动不是装饰品

在幼儿园里,许多教师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往往出现以活动做点缀物的现象。这样一方面说明教师对活动原则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

5. 现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

【答案】(1)非义务性:义务教育从小学开始,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

(2)基础性、启蒙性:学前教育为幼儿以后的教育奠基,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教育链条的起点。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以启蒙为衡量标准。

(3)保教结合:幼儿保教内容是指托幼机构所进行的保育和教育活动内容的总和。幼儿保教内容一般是相对于幼儿保教活动的目标、形式、途径、方法和进程而言的。幼儿园强调保教结合,在幼儿园的整个保教内容中仍占有相当多的分量。

(4)活动(游戏)性:幼儿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国的幼教法中强调把游戏作为教育手段,明确提出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原则。游戏及幼儿的其他活动成为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之一。这样,幼儿既有游戏体

验,又有学习收获。游戏中的学习,使幼儿的学习活动犹如游戏般快乐。

(5)多元文化性:文化的多元性己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自然也成为早期教育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在多元文化教育上,我们主要通过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们感受丰富性,培养民族文化尊严。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幼儿园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实行多元文化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的未来人才必须从娃娃做起。

(6)全纳式教育:全纳式教育以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每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它着眼于人的长处,即扬长避短。认为每个人都是可学习的,而每个人在学习上都需帮助。能够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保证每一个幼儿的教育公平。

三、论述题

6. 试述托幼机构中幼儿教师做家长工作的常用方法。

【答案】托幼机构家长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家庭教育的优势,并使两者相互配合,从而有力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一般而言,幼儿教师做家长丁作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口语法

口语法包括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家庭教育咨询、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交谈等方法。

①家访。家访是保教人员到幼儿家里进行的调查访问。家访分为幼儿入园(所)前的家访和幼儿入园(所)后家访两种。每次家访之前,保教人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拟好家访的计划,确定家访的目的、内容、谈话方式,预设家长的反应态度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并事先与家长约定时间。家访之后,保教人员应写家访记录,记录家访的印象和感受,并做出总结分析。②家长会。家长会是将全园(所)、全班或某一类型的家长召集在一起开会的家长工作形式。家长会可定期召开。

③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是向家长系统介绍家庭教育知识的一种形式。家长学校通常开设系列讲座,充实家长的保教知识。

④家庭教育咨询。家庭教育咨询即家长就家庭教育问题来园咨询,寻求良策的一种活动形式。咨询活动开展之前,应向家长通报咨询时间、地点、参加咨询的人员等,以便家长有选择地来园(所)咨询。咨询时,咨询人员应热情真诚,富有耐心和同情心,能仔细倾听家长的倾诉,并作适当的开导。

⑤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是组织幼儿家长相互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的活动。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可以由全园(所)或各班组织,也可以打破班级界限,按居住地或兴趣爱,好分组进行。保教人员可以选优秀的家长给大家作报告,介绍自己的教子经验和感受; 也可以组织家长讨论,相互交流教子经验和困难。

⑥交谈。交谈包括保教人员同幼儿家长当面的直接交谈,也包括两者的电话交谈。保教人员同幼儿家长谈话之前,首先应对幼儿家长的个性有所了解,观察幼儿与其家长的关系,做到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