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文学院830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俳句

【答案】俳句是日本古代重要的诗歌样式之一,也是日本文学最短小的诗歌形式。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在中古后期发展起来。俳句以三句十七音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故又称十七音诗。按照规定,其中一般有一个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音韵上具有自然悦耳的特征。它善于以短小的形式表达诗人瞬间的感受,多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语言含蓄凝练,风格淡雅闲寂。最有名的俳句诗人是松尾芭蕉,他因不断发展创新而被称为“俳圣”。

2. 《人间喜剧》

【答案】《人间喜剧》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90多部作品组成的《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主要表现在:

①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②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

③描写了一幕幕争夺金钱的惨剧,揭露了金钱的罪恶。《人间喜剧》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3. 魔幻现实主义

【答案】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的一个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发端于20世纪30, 40年代,在60年代达至高潮。它在植根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了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验,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拉丁美洲的历史和贫穷落后的现实融为一炉,在故事情节中夹杂着神话传说、奇迹梦幻等超自然因素,运用现代主义文学象征寓意、联想暗示、时序颠倒等表现方法,展现一个魔幻与现实交织的文学世界,以此来表现拉丁美洲的独特现实,探讨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代表作家为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哑斯、占巴的卡彭铁尔和墨西哥的鲁尔弗,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最杰出的代表作。

4. 舞论

【答案】《舞论》是印度古代戏剧理论著作。作者传为婆罗多牟尼,即婆罗多仙人。这是一部诗体著作,采用史诗的格律,有几处用散文解说。用梵文写成,共分37章。书中主要论述戏剧的理论和实践,但兼及舞蹈、音乐,甚至语法、修辞。《舞论》的“舞”实指戏剧,其中包括音乐和舞蹈动作,应是戏曲一类。书中接触到的文艺理论问题,成了后来各派理论的依据。

5. 《虹》

【答案】《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经历,描写了英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下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同时以巨大的热情和深度,探索有关性的心理问题。第一代人的生活带有田园诗的色彩,同时也预示古老文明即将结束。第二代人精神的苦闷和呆滞的目光,是令人窒息的工业化社会的最好注解。第三代人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表达了人们要冲破狭窄的生活圈子,渴望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

6. 《十日谈》

【答案】《十日谈》是薄伽丘创作的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一部文学作品。1348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7. “长河小说”

【答案】“长河小说”是20世纪初欧洲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深入和发展。“长河小说”得名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他在这部小说第7卷的序言中写道:“在我看来,《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长河小说以多卷本的方式,或者通过一个人的经历,或者通过一两个家庭的变迁,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长河小说的代表之作,此外,《悲惨世界》、《人间喜剧》、《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等都可算作长河小说,它们线条清晰,具有长河那样一气呵成绵延万里的特点。

8. 《恶之花》

【答案】《恶之花》是波德莱尔于1857年创作的诗集。它完美体现了波德莱尔的创新精神:一方面他描写了大城市的丑恶现象,另一方面他也展示了个人的苦闷心理,写出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惨命运。《恶之花》的主题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全诗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分量最重,占全书的三分之二。在这一部分中,诗人耐心而无情地描写和剖析自己的双重灵魂,表现出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作的努力。

二、简答题

9. 试析福尔摩斯的形象。

【答案】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作家柯南·道尔塑造了一个私人侦探形象福尔摩斯。这个人物形象生动丰富,真实可信。

(1)知识渊博、自信聪明

他精通化学、解剖学等多种科学知识,熟悉法律和地质知识,是一位精力特别充沛、渴望挑战性工作的科学家。福尔摩斯所拥有的知识及其充满理性的性格促成了他在破案当中所具有的传奇、惊险特点。他破案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分析推理,还常常深入虎穴,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每次遇到案件,甚至是最离奇古怪的,他都能迅速作出推论,抓住往往被人忽略的每个细节,分析其因果关系,然后给予准确无误的逻辑论证。

(2)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清瘦的高个子苏格兰人,常常身披大擎,嘴衔烟斗,鹰鼻而目光锐利,手杖不离身,行动敏捷,出没在伦敦的码头或英格兰乡下夜雾笼罩的古堡。在破案中,他表现出天才的判断力,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推断出凶手,而且对自己的结论不加解释,以造成绝对权威的气氛。

(3)有缺点的人物形象

他的缺点使读者觉得这位神气的侦探是人而不是神。福尔摩斯并不十全十美,他知识渊博但对天文、哲学、政治以及现代文学的知识几乎等于零。他自命不凡,即使是对忠实的朋友华生,也常常嘲讽。他还有厌恶女人的怪脾气,甚至会注射可卡因。但这些怪脾气、坏毛病恰恰达到了使人物活灵活现、真实可信的目的,增加了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总之,福尔摩斯是一个富有个性、绝顶聪明而令人信赖的侦探形象。

10.《局外人》是如何表现世界荒诞的。

【答案】对于荒诞的理解,《西西弗斯神话》中就存在主义哲学对“荒诞”有这样的解释:由于任何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在小说《局外人》中,主人公莫尔索在荒诞的世界中孤立无援,他在面对荒诞的世界时,是冷淡、漠然和绝望的,他的存在状况以及对荒谬世界的反抗,都是一种与己无关的局外人的态度。整部小说以莫尔索的视角来观察这个社会,从他拒绝虚假的行为考察社会,而莫尔索经历的三次死亡事件,则显示出了世界的荒诞。(1)社会的荒诞

①荒诞在道德中的显现

在莫尔索的观察中,守灵及送葬过程中人们的种种举动,与葬礼应当有的氛围显得极为不符。在这个过程中,处处是人的本能在压抑之下所表现出的荒诞性:老头子们坐在灵堂门口,一言不发,审判似的盯着莫尔索; 在一大片沉默之中嘬腮帮子,发出怪响。吐痰,强忍磕睡却睡的很死,早晨醒来面如死灰。在对种种人的本能反映的观察中,葬礼早己失去了它的庄严性。送葬的过程更为荒诞:一面是毒热的太阳,满头的汗,一面是黑沉沉的衣服,有条不紊的形式,但那个女护士长一语道破了人的心声:“走得慢,会中暑; 走得太快,又要出汗; 到了教堂会着凉。进退两难,出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