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76企业管理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企业并购? 如何对企业并购加以分类?

【答案】(1)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合称。通常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资本运作活动。兼并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有价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资本运作行为。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或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权或资产,以获得对该公司控制权的一种资本运作形式。

(2)企业并购分为兼并、收购、标购、接管、分立、剥离等几种。

2. 比较几种新型生产方式的特点。

【答案】新型生产方式主要有:

(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 , CIMS )

CIMS 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从科学技术、创造发明来说,CIMS 是高科技密集型技术,是系统工程、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软件工程和制造技术等高技术的高度综合体。

②从制造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来看,CIMS 是一个大型的一体化的管理系统。由于CIMS 将市场分析、预测、经营决策、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和销售、经营集成为一个良好循环系统,这就大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应变和竞争能力。

③从数据的共享来看,crnos 将物流、技术信息流和管理信息流集成为一体,它使企业中数据共享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④从管理技术和方法上,CIMS 将MIS , MRPII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计算机辅助制造、成组技术等技术集成起来。

CIMS 的实施,还可以带来一系列重要的、间接的、小可定量计算的效果。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保证均衡生产、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交货期准时、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人员素质、改善人员结构和员工工作气氛。因此实施CIMS 己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力方向。

(2)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 , FMS )

“柔性”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一方面是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可用系统满足新产品要求的程度来衡量; 另一方面是系统适应内部变化的能力,可用在有干扰情况下系统的生产率与无干扰情况下的生产率期望值之比来衡量。

FMIS 其柔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可同时加工具有相似形体特征和加工工艺的多种零件。

②能自动更换刀具和工件。

③能方便地联网,易与其他系统集成。

④能进行动态调度,局部故障时,可动态重组物流路径。

目前FMS 规模趋于小型化、低成本,演变成柔性制造单元FMC ,它可能只有一台加工中心,但具有独立自动加工能力。

(3)准时生产(just in time, JIT )

JIT 的基本概念是指在所需要的精确时间内,按所需要的质量和数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它的理想目标是六个“零”和一个“一’, ,即零缺陷、零准备、零库存、零搬运、零故障停机、零提前期和批量为一。JIT 的构成主要包括:基于看板的生产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全体雇员参与决策、供应商的协作关系等。JIT 通过看板控制方式严格按订货组织生产,通过看板在工序间传递物料需求信息,并利用看板将生产控制权下放到各工序的后续工序。其管理过程的特点在于:

①变“推”为“拉”的反工序法,基于落实的训一单,按照总装配一部件装配一零件加工的“拉式”的反工艺路线次序安排整个企业生产。

②强调下“求”上“供”,准时生产,按时交付,避免积压。下一道工序所用物料要求上一道下序按实际需要供给。准时生产与按时交付要求按计划规定的时间准确生产,并按时交付销售产品,按时交付产品总装配用的部件和供部件装配用的零件,按时把己购进的材料加工为零件。JIT 是一种提高整个生产管理水平和消除浪费的严谨方法。其宗旨是使用最少量设备、装置、物料和人力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提供必要数量的零部件,达到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益、最好的质量、零库存进行生产和完成交货的目的。

(4)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 , LP )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

精益生产的特征体现在工厂组织、产品设计、供货环节、顾客和企业管理等五个方面:

①以用户为“上帝”。产品面向用户,与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将用户纳人产品开发过程,以多变的产品、尽可能短的交货期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产品的适销性、适宜的价格、优良的质量、快的交货速度、优质的服务是面向用户的基本内容。

②以“人”为中心。大力推行独立自主的小组化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二线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线工人真正成为“零缺陷”生产的主力军。下放部分权力,使人人有权、有责任、有义务随时解决碰到的问题。还要满足人们学习新知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形成独特的、具有竞争意识的企业文化。

③以“精简”为手段。在组织机构方面实行精简化,去掉一切多余的环节和人员。实现纵向减少层次,横向打破部门壁垒,将层次细分工,管理模式转化为分布式平行网络的管理结构。

④工作组和并行设计。精益生产强调工作组工作方式进行产品的并行设计。工作组是指由企业内的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多功能设计组,对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和集成能力。

⑤JIT 供货方式。JIT 供货方式可以保证最小的库存和最少在制品数。为了实现这种供货方式,

应与供货商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利益共享。

⑥“零缺陷”工作目标。精益生产所追求的目标不是“尽可能好一些”,而是“零缺陷”。即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质量、无废品、零库存与产品的多样性。

(5)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 , I1M )

敏捷制造是指制造企业采用现代通信手段,通过快速配置各种资源(包括技术、管理和人),以有效和协调的方式响应用户需求,实现制造的敏捷性。

敏捷制造依赖于各种现代技术和方法,而最具代表性的是敏捷虚拟企业(简称虚拟企业)的组织方式和虚拟制造的开发手段。虚拟企业也称动态联盟,是为抓住一定的市场机遇而由地理上分散的不同合作伙伴间按照资源、技术和人员的最优配置,快速组成临时性的同盟,以便共享资源,迅速完成既定目标。组成虚拟企业,利用各方的资源优势,迅速响应用户需求是21世纪生产方式社成的具体表现。企业的虚拟化是敏捷制造的基本要求,其特点是企业功能上的虚拟化、地域的虚拟化和组织的虚拟化。虚拟企业要求在Internet/Intranet支持下,实现分散资源的整合,因而,要实现功能上的虚拟性,就必须通过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实现企业间的远程生产调度、协作设计等功能。企业的虚拟化和制造的虚拟化是敏捷制造区别于其他生产方式的显著特征,但敏捷制造的精髓在于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作为一种经营管理理念,任何有助于提高企业响应能力的改进都可以认为是企业管理向敏捷制造方向的进步。

3. 控制图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控制图的原理为:控制图上有中心线、上控制线、下控制线,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的描点序列。若控制图中的描点序列落在上控制线和下控制线之外或者在上下控制线之间的排列不随机,就表明过程异常。常规控制图的实质是区分偶然因素和异常因素两类因素的有效手段,当过程中只有偶然因素而无异常因素时过程就处于统计控制状态。通过控制图可以将所描点与控制界限或规范界限相比较,从而能直观看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应用控制图对过程监控时,可根据判异准则来发现问题加以预防。应考虑为所确定的控制的对象选择合适的控制图。控制图是根据稳态下的条件来确定的,如果条件有改变,应重新修订控制图,并重新抽取数据进行检验。

4. 试述知识传递的一般过程。

【答案】传递的一般过程:传递一翻译一转化。

(1)发展这个框架的理论基础是识别了边界上知识的三个方面的特征:差异、依赖和新颖。边界两边需要传递的知识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性可以表现在知识积累的差异,即解决同一问题或执行同一任务的知识在量的累积卜有差别,也可以表现为知识种类的不同,即所需解决的问题不同。促使知识传递的另一个必要的因素是知识间的依赖性,没有依赖性,差异性就不能促使知识传递发生。知识的差异和依赖是知识传递的前提条件。知识的新颖性是对知识的接收者而言的。当知识的新颖程度很低时,知识传递的双方仅仅需要足够的语言片段(词汇)的支持,传递就会成功,此时发生的主要是信息处理过程,即“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