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患者女,48岁,因“头痛,发现血压升高6年”来诊。近3年用3种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类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波动于160/100mmHg左右,伴有夜尿增多,口干和多饮,活动后感下肢乏力和肢体麻木,无软瘫发作。既往史:2年前因左侧肢体无力曾诊断为“脑梗死”。查体:T36.5℃,P82次/min,R20次/min,BP164/104mmHg;BMI27kg/m2;腰围88cm,无向心性肥胖,皮肤无紫纹;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双下肢无压凹性水肿。
在进行检查明确诊断期间,应予以的治疗包括()(提示:血MN78.5pg/ml(正常值14.0~90.0pg/ml);血NMN4044.6pg/ml(正常值19.0~121.0pg/ml)。ECG:窦性心律不齐。动态血压监测:血压轻度升高,昼夜节律消失,最高177/105mmHg(3:00)。双肾CTA:双肾动脉未见异常,请结合临床。131I-MIBG检查:双侧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病变;胸部异常病变,考虑异位嗜铬细胞瘤可能。)。 患者女,48岁,因“头痛,发现血压升高6年”来诊。近3年用3种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类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波动于160/100mmHg左右,伴有夜尿增多,口干和多饮,活动后感下肢乏力和肢体麻木,无软瘫发作。既往史:2年前因左侧肢体无力曾诊断为“脑梗死”。查体:T36.5℃,P82次/min,R20次/min,BP164/104mmHg;BMI27kg/m2;腰围88cm,无向心性肥胖,皮肤无紫纹;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双下肢无压凹性水肿。目前诊断考虑()(提示:肾上腺CT:右侧肾上腺内侧支1.4cm×1.6cm占位,增强后周边轻度强化,占位内强化不明显。) A.嗜铬细胞瘤。 B.肾上腺皮质腺瘤致皮质醇增多症。 C.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原发性高血压。 E.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腺瘤。 F.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患者女,48岁,因“头痛,发现血压升高6年”来诊。近3年用3种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类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波动于160/100mmHg左右,伴有夜尿增多,口干和多饮,活动后感下肢乏力和肢体麻木,无软瘫发作。既往史:2年前因左侧肢体无力曾诊断为“脑梗死”。查体:T36.5℃,P82次/min,R20次/min,BP164/104mmHg;BMI27kg/m2;腰围88cm,无向心性肥胖,皮肤无紫纹;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双下肢无压凹性水肿。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血电解质检查。 B.动脉血气分析。 C.24h尿电解质。 D.24h儿茶酚胺。 E.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F.ACTH兴奋试验。
患者女,48岁,因“头痛,发现血压升高6年”来诊。近3年用3种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类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波动于160/100mmHg左右,伴有夜尿增多,口干和多饮,活动后感下肢乏力和肢体麻木,无软瘫发作。既往史:2年前因左侧肢体无力曾诊断为“脑梗死”。查体:T36.5℃,P82次/min,R20次/min,BP164/104mmHg;BMI27kg/m2;腰围88cm,无向心性肥胖,皮肤无紫纹;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双下肢无压凹性水肿。
●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