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土地资源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土地资源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答案】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应当包括从认识土地资源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定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化配置结构及其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完整过程。

土地资源学的完整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对土地和土地资源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和剖析; 对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的研究; 以及系统分析土地资源各个构成要素对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综合质量和利用的影响规律,即研究各自然要素与土地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规律性和区域特殊性。

(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是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方法过程。

(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

(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主要包括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和区域土地资派的综合开发的研究。

(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土地资源保护应该包括对土地资源数量上的减少控制和质量上的退化防治; 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管理体系的建立、管理措施的实施等的方法论上。

2. 简述土地资源类型的几种划分方法。

【答案】进行土地资源类型需要进行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功能分类。目前常用的土地资源类型分类方法主要有土地自然适宜性分类、土地生产潜力分类、基准地价分级、土地利用分类等形式。

(1)土地的自然适宜性分类就是根据土地对不同的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自然适宜性程度将土地进行分类,它实际上是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目标,也是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结果的一种直观表示。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可以有很多的分类方法,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不同的用途分为宜农、宜林、宜牧、宜渔业、宜灌溉等; 一类是根据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分为适宜、较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等。

(2)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按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的和定量的两类。定性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一般根据土地对各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自然限制性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的

生产潜力分为若干顺序的类别,美国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系统为这种方法的代表; 定量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作物生长动态模拟模型来计算土地的生产潜力。

(3)土地基准地价分级是指按土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性状,或土地生产力(产值)的大小,将土地分为不同的等级。我国常见的土地经济分级方式为土地分等定级,包括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两种类型。

(4)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是根据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及特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按照一定的原则和依据,划分为一个不同层次的类型结构体系。目前,国际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是两级制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系统。我国于1984年9月印发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将土地利用分为二级类型,其中一级类型改为8个,二级类型改为46个

3. 土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土地生态系统在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之间,通过自然界的四大循环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它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是一个动态开放系统,具有本身的结构功能和生态演替过程。其主要特征有:

(1)土地生态系统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复合系统。

(2)土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3)土地生态系统是自然过程最活跃的场所,是人类的活动基地。

(4)土地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补偿的功能。

4.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应有哪些内容?

【答案】土地资源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

(2)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和工作过程主要包括调查人员组成、机构设置、调查工作的组织,调查的步骤和采用的技术方法。

(3)调查成果分析调查区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与分布,包括土地类型的位置、分布规律、面积、形态结构和自然特征等,还包括土地类型的质量评价、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各类土地面积的统计,分布状况图件等等。

(4)问题与建议分析土地资源在利用、管理、保护中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论述题

5. 应用费用效益分析法如何进行区域土地资源开发方案分析?

【答案】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评选区域开发方案的基本思想是以社会的、全局的、长期的观点全面分析区域开发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效益和费用,统一用货币作为计算单位来表示损害和效果,并对两者进行比较。

根据这一思想,费用效益分析工作归纳为3个步骤:

(1)预测开发方案各个组分将会取得的各种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预测得到的效益转化为货币价值数量模式。

(2)预测开发方案各个组分将需要支付的所有费用,并将预测的费用转化为货币价值数量模式。

(3)将获得的收益与费用货币价值进行比较,得到该开发方案的效费比或净效益值,即可判别该开发方案是否有效。

对于多开发方案的选择来说,也可以根据各个方案的效费比及净效益值的大小,判别方案的优劣,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6. 试述世界耕地、草地、林地的概况及变化趋势。

【答案】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全球土地面积中,耕地占10.2%,永久性草场占26.0%,森林和林地及其他土地共占63.8%。世界耕地、草地、林地的概况及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

(1)耕地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1998年,全球共有耕地面积13.65亿hm 2,占土地面积的10.2%,世界人均耕地0.23hm 2。耕地在全球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和中美洲。从耕地在国家内的分布来看,全世界耕地面积最大国家为美国,其次为印度、俄罗斯和中国。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灌溉面积不断增加。

(2)草地

世界草地的总面积估计有67亿hm 2,占陆地面积的1/2,它是由永久牧场、疏林地等组成。据统计1998年全球永久草场34亿hm 2,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草场面积较多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中国、美国。世界上人均永久草场占有量最大的是大洋洲,其次是北美洲和中美洲,欧洲最少。草场占有量最大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日本人均草场最低。

(3)森林

全球1995年森林覆盖面积估计34.54亿hm 2,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6.6%。从地理区,域上看,美洲14.1亿hm 2,占40.6%,非洲5.2亿hm 2,占15.1%,欧洲1.46亿hm 2,占4.2%,前苏联8.16亿hm 2,占23.6%,亚洲和大洋洲5.65亿hm 2,占16.4%。就国家而言,世界61%以上的森林资源分布在下列7个国家: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中国、印度尼西亚、扎伊尔。世界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为26.6%。按照国别来说,全球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圭亚那和苏里南,其次为法属圭亚那。世界上人均占有森林0.61hm 2,以美洲最多,亚洲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