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周恩来科技发展思想论析

关键词:周恩来,科技发展,思想

  摘要

周恩来是新中国科技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对我国科技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贡献。他对在中国国情下怎样振兴科技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指导中国科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结历史经验,提示周恩来指导中国科技发展的思想(以下简称周恩来科技发展思想),无疑对我们今天的科教兴国大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目前,关于周恩来物质思想专题研究的文章虽然不少,但同他对中国科技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他在这方面丰富的思想相比较,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理论界这些研究,大都以周恩来关于科技工作的著作和论述作为研究的基础和立论的依据,概括了周恩来关于科技工作的主要观点,多在说明"是什么或者怎么样",多在于阐释性研究,而全面 系统研究即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不少胡论述。基于此,本文旨在把周恩来科技思想的理论建构与他领导科技事业的实践过程结合起来,从总体上论析周恩来科技发展的思想体系。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周恩来科技发展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二战后,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亚、非、拉民族的解放斗争风起云涌,但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成了时代不可扭转的趋势。赶上这个发展潮流,使我国自立于世界,成为周恩来科技发展思想产生的基本动因。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给世界各国以挑战和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周恩来科技发展思想产生的一个重要动因。落后的科技水平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之间的矛盾,是新中国成立后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发展科技,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周恩来科技发展思想产生的直接动因。 第二部分:分析了周恩来科技发展思想的发展过程。周恩来的思想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结合我国科技建设的实践,通过对周恩来思想发展进程的分析,提示了它发生、发展、形成、丰富和完善、乃至遭受曲折的艰难历程。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到1956年,周恩来科技发展思想初步形成;第三阶段:从1957年到1965年:在斗争中,周恩来的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第四阶段:从1966到1976年,周恩来的思想遭受曲折以及他对正确思想的维护。 第三部分:阐述了周恩来科技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关于发展科技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周恩来把科技发展置于具有决定性的关键地位,这是他科技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关于迅速改变落后面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周恩来从战略上确定了我国科技发展的现代化目标:设计了战略步骤;指出了打破常规,迎头的科技发展道路;提出了实施突破尖端,学习一切外国先进科技两大加速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论述了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必须处理好几个战略关系。关于营造一支强大的科技生力军:周恩来从量和质两方面提出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要求尊重爱护和正确使用科技人才。关于为科技发展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和环境;积极、迅速地为科学研究工作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积极进行外事活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为科技交流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周恩来提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阐述了如何正确实施党的领导;号召党员干部树立为科技工作服务的思想,做好服务工作。 第四部分:分析了周恩来科技发展思想的特点、历史地位和意义。周恩来科技发展思想具有:开创性、时代性、战略性、实践性、系统性的特点。在初衷止,它指导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成果。新中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说明,在周恩来等的正确思想指导下,新中国科技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在理论上,它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周恩来把毛泽东思想的原则、原理、加以发挥,使之具体化,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方针、政策。周恩来提出了一些正确的思想,直接丰富、充实了毛泽东思想。周恩来和毛泽东共同确立,共同完善的一些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的发展上,它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照周恩来与邓小平关于科技发展的有关思想,可以看出:邓小平有的观点直接思想观点,结合新时期的新特点,不断阐发,使之更加完善和丰满;邓小平提出了一些正确的思路,解答了周恩来的曾经注意到了而未解决的总是总而言之,邓小平关于科技发展的许多思想观点,都可以在周恩来那里找到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