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科技大学材料综合知识之有机化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某化合物
与羟胺反应但不发生碘仿反应,A 催化加氢得
B 脱水得
C 经臭氧化后还原水解得D 和E ,推测A 、B 、C 、D 、E 的结构。 【答案】A 与羟胺反应反应但不与
试剂反应
原子及以上的醛。
A.
中有羰基;A 不发生碘仿反应羰基不与甲基相连;D 能发生碘仿为甲基酮;E 不发生碘仿反应但与
试剂反应
是含三个碳
B.
C. D. E.
2. 写出顺-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
【答案】体积大的取代基位于e 键的构象最稳定。故化合物的最稳定构象为
3. 丙烯
【答案】
的碳,哪个是
分子中
杂化,哪个是碳是
杂化?
杂化。
杂化
,碳是
4. 写出下列化合物最稳定的构象式:
(1)异丙基环己烷(2)1,3-二甲基环己烷(3)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烷
【答案】环己烷分子的最稳定构象式是椅型构象。对于一取代环己烷分子,一般是取代基处于平伏键(e 键)的构象最稳定。对于多取代环己烷分子,通常是取代基(尤其是较大的取代基)处于e 键的越多越稳定。
5. 完成下列反应,并说明理由。
【答案】
E2消除的立体化学是反式共平面,因此先将个基团调整至反式共平面位置,碱夺取
投影式转换成矩架式,同时将要消除的两
的同时,C1带一负电荷离去。机理如下:
6. 解释下列化合物的沸点顺序:
正己烷,
甲基戊烷,
二甲基丁烷,
环己烷,
【答案】正己烷: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2-甲基戊烷:因为有侧链,分子间排列不整齐,分子间接触面减少,分子间吸引力也减少,故沸点降低;力大,故沸点升高。
二甲基丁烷:侧链增加,分子间吸引
力进一步减少,故沸点也进一步降低;环己烧:分子排列比较有规律,分子间接触面増大,吸引
一、简答题
1. (1)完成下列反应
(2)从β紫罗酮(A )和不饱和醛(B )合成化合物
乙酸酯(C )
【答案】⑴(2)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共价键(用短线表示)并推出它们的方向。
(1)氯仿(2)硫化氢(3)甲胺(4)甲硼烷(5)二氯甲烷(6)乙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