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52土地资源管理之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城市规划体系
【答案】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及相关规划按照控制论及系统论的要求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
2. 台湾地区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台湾地区将土地利用规划称作土地使用计划。台湾日前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四个层次、两大板块构成。四个层次分别为:第一层次是台湾地区综合开发计划; 第二层次是区域计划; 第三层次是都会区发展计划、县(市)综合发展计划与国家公园计划:第四层次是都市计划与非都市土地使用编定。
3. 人地协调理论
【答案】人地关系即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在人类出现以后地球上就己客观存在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人地协调理论就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理论。由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范围的扩大和相互作用形式的复杂化,地球上几乎不存在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纯自然界。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界,己经基本上成为社会化了的自然界,人化了的自然界。
4. 地域分区
【答案】土地利用地域分区是根据自然、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利用条件、特征、发展方向及途径的相对一致性而划分的土地利用综合区域。地域分区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仅需要综合考虑规划区域的自然条件的分异规律、资源的区域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还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进而揭示各地域特征,指出地域内的土地利用方向、结构与布局,确定用地控制区以及保护与改造的途径。
5. 加拿大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加拿大土地利用规划分为省级规划、区域规划及行政地区规划。省级规划对区域规划提出政策指导。区域规划对地区规划提出政策指导和指定一些面积的利用方式。地区规划的主旨是为自然资源部各项计划确定适当的土地和水域面积。
6. 航空用地规划
【答案】航空用地规划主要是对飞机场进行布局和规划,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跑道、滑行道、停机坪以及飞机维修机库和机坪。机场系统的组成可简单地划分为供飞机活动的空侧部分及供旅客和货物转入或转出空侧的陆侧部分,空侧包括供匕机起匕和降落的航站区空域及供匕机在地面上运行的飞行区两部分。
二、简答题
7. 水库坝址的选择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案】水库坝址的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1)库址地形
库址要“肚大口小底平”。肚大是指库区内地形宽广,可以多蓄水,效益犬,口小是指建坝最短,工程量最小,省工省料。
(2)库址水源
坝址以上要有足够的集水面积,使水库能拦蓄所需要的水量,对库区的泥沙情况也应进行调查,以估计水库的淤积。溢洪道最好修在河道一侧基础岩石较坚实的马鞍形的山坳上,输水洞应选在基础较好,洞线较短的完整岩石部位上,总之,要注意既经济又安全。
(3)地质条件
坝址的地质条件要好。坝基和两岸边坡如有较完整的岩石或渗水性小的坚实地层,都应进行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以免基础不稳固而漏水或下沉,影响坝体安全。
(4)淹没区
库区的淹没区要小。尽量避免大片的耕地、工厂、古迹、有交通干线和重要的下矿地点,避免大规模地移民。此外,水库的泄洪路线应避开人口稠密的地区、城市重要工矿及交通干线,保证水库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建筑材料
坝址处要有足够适用的建筑材料,中小型水库一般以土坝为主,应根据规划中的坝型、坝高、估算的材料量或合乎质量要求的足够的土料、砂石料,应尽量选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并注意施工时的运输是否方便。
8. 水库规划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答案】(1)水库规划的内容
首先在流域规划中选定坝址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和勘测修建坝的各种条件,再根据水库的主次任务,考虑综合运用,分析水库的各项任务可能满足的程度,然后进行各种水位和库容的分析计算,进步确定水库工程的规模,最后估算水库工程的工程量和长期效益。
(2)水库规划的日的
①水库是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和水利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②水库规划能够充分发挥水库在防洪、灌溉、供水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增强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城市的发展。
9.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体现土地利用的目的。土地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人们对土地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我国人口多,人均土地少,耕地资源不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继续增长,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协调用地矛盾,保持
,保证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使国民土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一要吃饭,二要建设”
经济有计划、协调、稳定发展是全国和各个地区土地利用的总目标,也是土地利用战略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预期发展水平,解决有限土地资源在各区域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特别是农业和非农业建设之间以及大农业内部合理分配等问题,提出最佳的上地利用结构模式及其空间布局。
10.如何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
【答案】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包括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水利建设等用地需求量的预测。具体过程如下:
(1)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
合理的城镇规模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人口规模、城镇区位条件、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城镇生活水平、一定区域内城镇对比等因素来确定。城镇用地需求量一般按人口用地定额指标法预测,计算公式为:
式中:Z 一一规划目标年城镇用地规模; C 一一规划目标年城镇人口数量; J 一一城镇人均用地
定额指标。
农村用地规模可以根据规划年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农村人口规模预测确定。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需求量预测还可以根据规划期间农村个人建房用地面积的预测,并考虑到一定的公建、道路和乡镇企业生产占地系数,求出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2)独立工矿用地需求预测
独立工矿用地规模预测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
第一种方法是根据规划年工业企业产值与规划年工业企业用地效益来确定。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部门发展计划,将规划期内所有新增的独立工矿项目用地进行累加,同时分析由于迁移、关闭等原因导致的规划期内独立工矿用地减少量,从而计算出独立工矿用地净增量和规划期末的独立工矿用地需求量。
(3)交通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交通建设用地包括铁路用地、公路用地、港口码头用地、民用机场用地以及农村道路用地,各类用地特点不同,因而有不同的预测方法。
①铁路用地需求预测。可按规划期内所需的铁路货物和旅客运输能力,确定新修或改造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