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说明主流经济学家是怎样用总供求模型说明经济的滞胀状态的? (请作图说明)

【答案】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总产量(y )和价格水平(P )。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易移动,但是,来自外部的冲击可以使它从充分就业的位置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失业的增加和价格的上升,即导致滞胀状态。

图 运用总供给模型说明经济的滞胀状态

图中,AD 和ASS 相交于充分就业的E 0点。这时的产量和价格水平顺次为y f 和P 0。假定受

,AS 曲线由AS 0向左移动到AS 1,使AD 与AS 1相交于到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或工资等提高)

E 1点。可以发现,相对于原有均衡点,E 1点代表的产量水平下降,价格水平上升,即表示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并存。进一步说,AS 向左偏离AS 0的幅度越大,失业和通货膨胀也都会越为严重。

2. 当一国经济同时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状态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来调整?

【答案】在开放经济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即使宏观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并且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如果一国经济出现国内非均衡或国外非均衡,则可以采取相应的财政、货币、对外贸易政策的组合,使宏观经济趋向既定的目标。

当一国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状态时,政府应当采取如下的政策组合:

(1)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出售债券,回笼货币,提高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国内利息率上升,一方面,可以使投资下降,压缩总需求,有利于物价水平下降,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另一方面,进口量亦随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同时,较高的利息率可以减少国内资本的外流,并吸收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2)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削减财政支出、提高税率等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抑制总需求,以配合紧缩性货币政策发挥作用。

(3)贸易保护性政策。如提高进口关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非关税壁垒等; 外汇管制政策,如制定限制外汇流出,促进外汇流入的政策等。贸易保护性政策和外汇管制政策可以减少进日,促进资本流入,有效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会影响与本国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的利益,因此,需要考虑对方的反应,以免对方采取报复措施。

总之,一国处于国内外非均衡状态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将各种经济政策加以适当的配合。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活动的调节效果比较直接; 外贸、外汇政策调节国际收支的效果比较显著。但同时又会影响多边贸易关系,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利息率来间接地调节国内总需求水平及国际收支状况的。在实际运用中,应考虑各种政策对经济总量的不同影响,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有利于客观经济同时实现国内外的均衡。

3. 什么是货币的交易性需求的“平力一根法则”?

【答案】货币的交易需求不仅和收入有关,事实上和利率也有关,因为持有货币会失去利息收入,因而人们持有货币量对利率变化也不能没有反应。凯恩斯虽然也承认利率对货币需求有影响,但他把这种影响局限于投机需求上,而凯恩斯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货币需求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强调利率在决定交易需求的大小上也是重要的。这一研究成果就是交易需求的“平方根法则”。这一法则是由凯恩斯学派的鲍莫尔和托宾提出的。

为说明这一法则,可假定某人收入为Y ,且价格水平不变,如果他进行n 次交易,则他最初购买量为。由于期初公债持有量为而期末为零,所以公债平均持有量为。如果该时期利率为r ,则收益为。这样看来,似乎该消费者进行交易的次数就越多越好。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每次交易都要耗

费成本。例如,他要跑银行花时间,他要打电话花时间和电话费,他要给每次交易支付手续费。

现在假定每次交易耗的总成本为tc 。则n 次交易成本为ntc 。他要获得最大利益的话,其交易

次数必须是使收益和耗费的成本的差额为最大的次数。这一差额即利润是

最大值原理对n 求一阶导数,

得:即。 。因此,他平均的货币持有量为

。 ,

将上述。根据由于他平均的公债持有量为代入得

这就是货币交易需求的平方根法则。从这一法则可见,交易需求随收入和交易费用增加而增加,随利率提高而下降。

4.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答案】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首先,通货膨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他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因此,通货膨胀是不利

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的。但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的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

再次,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此外,由于居民户往往同时是收入获得者、金融证券的持有者和实际财产(不动产)的所有者,因而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可以相互抵消。而且,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它本身并未存心从谁手中拿收入给其他人。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实际上,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可能出现如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这是由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的前面,由此扩大企业的利润; 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

第二种情况: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致失业增加、产出和就业的下降。假定在原需求水平上,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如果发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则原来总需求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的数量将会减少。也就是说,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是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二两种情况只是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卜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

第三种情况: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储蓄和投资都会减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逐渐丧失,生产收缩。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会导致许多经济行为无法实现,市场经济机制也无法再正常运行,会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混乱。

5. 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答案】(1)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2)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3)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从而可以用来调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