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理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维基经济学

【答案】“维基经济学”(wikinomi (5),是研究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企业运作模式、商业模式的新兴术语。这一名称来自于维基网站的巨大成功,维基模式充分利用组织中每个个体的智慧,在开放、对等、分享的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传播与共享。

维基经济学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展现出一种新兴的合作交流与信息协同的方式,深化了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的联系,深化了互联网信息方面的变革。维基经济学的方法与实践,使得每个个体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能够成为网络内容的提供者,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信息的传受关系。维基经济学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网络的“自媒体”时代,成为社交网络(SNS )出现的雏形。

维基经济学所揭示的四个新法则一一开放(Opcnncee )、对等(Peermg}、分享(Sharing )以及全球运作(ActingGlob 洒)一一正在取代一些旧的商业教条,许多成熟的传统公司正在从这种新的商务范式中受益。

2. 信息爆炸

【答案】信息爆炸是指媒介发达带来的社会信息绝对量的增加,它主要体现为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信息爆炸的直接结果是其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推动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3. 网络虚拟社区

【答案】网络虚拟社区是指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最早的关于虚拟社区的定义由瑞格尔德做出,他指出,网络虚拟社区之间的个体存在着相互传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和特点。

4. 马歇尔·麦克卢汉

【答案】麦克卢汉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他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夕、“先驱”和“先知”。他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有“地球村,’. “媒介即讯息’夕、“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他对电子时代和赛博空间的预言一个个变成现实,被传播和科技界认作“IT 时代的先知”。

5. 文化帝国主义

【答案】文化帝国主义又称媒介帝国主义(mediaimperialism ),是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下。文化帝国主义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现代帝国主义总过程的一部分。文化帝国主义有三个特点:①它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来进行扩张; ②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来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 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那么,很明显,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来实现的。

6. 新闻法规

【答案】广义的新闻法规是指调整新闻传播领域各种关系,保护、保障新闻传播活动中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新闻法规是指为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专门制定的新闻法。目前我国尚未颁布新闻法。世界各国新闻立法表现出两种趋势:一是缓和趋势,把事前检查制、批准制、保证金制改为实行追惩制; 二是新闻约束伦理化,逐渐重视新闻界本身的道德自律的作用。

7. 认知不协调论

【答案】认知不协调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社会认知论。其前提是每个人都努力使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矛盾,然而所有的人都无法使自己达到无矛盾状态。费斯廷格把“矛盾”和“无矛盾”换为“不协调”和“协调”,并据此对认知现象进行分析。认知不协调理论包含两个认知要素:一是关于自身特点和自己行为的知识; 一是关于周围环境的知识。认知要素之间的关系有3种:无关系、协调一致的关系、不协调的关系。

8. 知情权/知晓权

【答案】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又称知晓权、了解权、获知权、知的权利等,从广义上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从狭义上说,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二、简答题

9. 请画出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并阐释其含义。

【答案】 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的目的是想以保有以前那些简单模式特点一一传播双方与外界事物有着密切联系的方式,来达到反映大众传播的复杂情况的效果。

(1)这个模式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①X 是社会生活中可以被感知、能够为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事物。

②A 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传播者。它既可以由个人,也可以由组织来承担。

③C 是传播的中介和渠道,由媒介组织及其成员承担。他们既可以在数量众多的A 中依据自己所设想的受众需要和兴趣选择信息,也可以直接在X 中进行这种选择。C 为B 充当信息选择代理人的角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A 。

④B 表示受众。他们因生活的需要而必须获取和应用来自C 的信息。

⑤f 表示反馈。其中fBA 是受众B 向传播者A 发出的反馈,fBC 是受众B 向媒介组织C 表达的反馈。C 作为守门人在选择信息时要受到来自B 的反馈的影响。fCA 是媒介对信息来源A 发出的反馈。这种反馈可能会鼓励、改变乃至抵制A 的意图。

(2)这个模式的特点如下:

①信息选择具有多样性。传播来源可以在各种事件中进行选择,大众传播媒介由可以在各种信息来源中选择,同时大众媒介也可以在各种事件中直接进行选择。

②传播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性。社会上数量众多的大众媒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这种竞争的过程中,它们也互相取长补短、自动调节,以适应社会优胜劣汰的发展机制。

③信息反馈具有重要性。只有反馈才能真正保证传播过程中所有要素间关系的系统性。

10.媒介控制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答案】媒介控制的主要形态包括: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①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卞要方面,其目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

②政治控制的内容包括:a. 规定媒介机构的所有制形式; b. 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c. 限制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d. 为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①社会上各种利益群体(政党、团体、组织)和经济势力为保障和维护自身利益,也往往利用各种方式对大众传媒施加影响,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由于这些控制也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的范围内进行的,因此也带有明显的制度性因素。

②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a. 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 b. 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c. 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

(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广大受众对传播媒介的活动拥有进行社会监督的正当权利。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①个人的信息反馈。

②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③诉诸法律手段。

④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