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835微生物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巴斯德效应。
【答案】巴斯德效应是指酵母菌的发酵从有氧条件下转到无氧条件下时发酵作用增加,反之,当从无氧条件下转到有氧条件下时,发酵作用受到抑制的现象。
2. 趋性。
【答案】趋性是指生物体对环境中的不同理化或生物因子有作方向性的应答运动。
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答案】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指活性氧的形式之一,带负电荷,性质不稳定,化学反应能力强,可破坏重要生物大分子和各种膜结构,对生物体有毒害作用。
4. 半合成抗生素。
【答案】半合成抗生素是指对天然抗生素的结构进行人为改造,使其疗效提高、毒性降低、性质稳定和抗耐药菌的新抗生素。
5. 亚单位疫苗
【答案】去除病原体中不能激发机体保护性免疫、甚至对其有害的成分,但仍保留其有效免疫原成分的疫苗,称为亚单位疫苗。例如,流感病毒用化学试剂裂解后,可提取其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而制成流感亚单位疫苗。
6. 抗病毒血清。
【答案】抗病毒血清是一类用病毒作抗原去免疫动物后,取其含有抗体的血清制成的精制治疗用生物制品。
7. 诱导酶。
【答案】诱导酶是指只有当其分解底物或有关诱导物存在时才合成的调节代谢作用的酶。
8. 蜗牛消化酶。
【答案】蜗牛消化酶是一种水解酶,用其处理酵母菌细胞壁可以制成酵母菌原生质体。
9. 真核生物。
【答案】真核生物是一大类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
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10.环状沉淀反应与絮状沉淀反应。
【答案】环状沉淀反应是在细口径的小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体血清,再将经过适当稀释的待检可溶性抗原沿管壁小心加在抗血清表面,使之形成界面清晰的两层,数分钟后,若在两层液面交界处出现白色沉淀环,即为阳性反应,本实验可用于抗原的定性实验;
絮状沉淀反应是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中或凹玻片上混匀,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的反应,主要用于测定毒素及抗毒素等。
二、选择题
11.真菌和原生动物生活的主要温度为( )。
A. 接近100°C
B.50〜60°C
C. 接近室温
D.5〜10°C
【答案】C
12.在以下各免疫球蛋白中,能透过血胎屏障的只有( )。 A. B. C. D.
【答案】A
13.半知菌的主要特征是( )。
A. 菌丝无隔,没有有性生殖
B. 菌丝有隔,尚未发现有性生殖
C. 菌丝有隔或者无隔,没有发现有性生殖
D. 菌丝有隔,没有或很少发现无性孢子
【答案】B
14.从蜜饯中分到一株高渗酵母菌,其水活度
A.0.95
B.0.85
C.0.75
D.0.65
【答案】D
是:
值约为( )。 【解析】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范围的值在0.998〜0.6之间。若干有代表性微生物的最低值
表
15.细菌细胞进入稳定期是由于:①细胞已为快速生长作好了准备;②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发生了积累;③能源已耗尽;④细胞已衰老且衰老细胞停止分裂;⑤在重新开始生长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 )。
A.1, 4
B.2, 3
C.2, 4
D.1, 5
【答案】B
16.硫酸盐还原细菌还原硫酸盐的最终产物是( )。 A. B.
C.S D.
【答案】D
【解析】硫酸盐呼吸是一类称作硫酸盐还原细菌(或反硫化细菌)的严格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获得能量的方式,其特点是底物脱氢后,经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末端氢受体硫酸盐受氢,在递氢过程中与氧化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获得A TP 。硫酸盐呼吸的最终还原产物是
17.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 )。
A. 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B. 细胞分裂速率降低
C. 群体在其最旺盛的阶段
D. 群体在最少阶段
【答案】B
【解析】在微生物的稳定期,生长速率常数为零,细胞内开始积累内含物和合成次生代谢产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