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628古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属名。
【答案】属名是一个表示该微生物主要特征的名词或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单数,第一个字母应该大写。其词源可来自拉丁语、希腊语或其他拉丁语化的外来词,也有以组合的方式拼成。
2. 内共生假说。
【答案】内共生假说即认为现今一切生物均由一共同远祖进化而来,它是一种小型细胞,先分化出细菌和古生菌这两类原核生物,后来在古生菌分支上的细胞,先后吞噬了细菌分支上的阮细菌和蓝细菌,并进一步发生了内共生,然后两者分别进化成宿主细胞内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于是该宿主细胞再进一步进化成有这两类细胞器的各类真核生物。
3. 真核生物。
【答案】真核生物是一大类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4. 消毒。
,而不能杀死微生物的芽孢的除菌【答案】消毒是指只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主要是病原菌)
方法。
5. 富营养化。
【答案】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表层的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
6. heterotrophs
【答案】heterotrophs 即异养菌,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一类菌。
7. 核配。
【答案】核配是两个单倍体性细胞经质配后细胞核融合,产生出二倍体核的过程。
8.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答案】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
9. 菌索。
【答案】菌索是指具有促进菌体蔓延和抵御不良环境等功能的白色根状菌丝组织。一般产自
伞状真菌,常在腐朽树皮下或地下见到。
10.基内菌丝。
【答案】基内菌丝是指放线菌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散,形成的大量色浅、较细、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菌丝。
11.双层平板法。
【答案】双层平板法是一种被普遍采用并能精确测定效价的方法。其过程是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前者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再在后者(须先融化并冷却到45°C以下)中加入较浓的对数期敏感菌和一定体积的待测噬菌体样品,于试管中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在底层平板上铺平待凝,然后保温。一般经十余小时后即可进行噬菌斑计数。
12.毒力与侵袭力。
【答案】毒力,又称为致病性,是指某种微生物对一定宿主,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疾病的能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由侵袭力和产毒素能力决定;侵袭力是指病原体具有突破宿主防御功能,并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现蔓延扩散的能力。
13.能源(energy source)。
【答案】能源(energy Source )是指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
14.接合孢子与担孢子
【答案】(1)接合孢子是一类存在于真菌内的有性孢子,二倍体,近圆形,只有1个,内生,细胞壁厚,休眠。例如德氏腐霉内存在接合孢子。
(2)担孢子是存在于真菌内的一类有性孢子,单体,近圆形,一般有4个,外生,长在特有的担子上。例如蘑菇、香菇等。在一些菌丝形成时萌发。
15.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即B 细胞, 【答案】是一种在细胞膜表面带有自己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淋巴细胞。
16.琼脂。
【答案】琼脂是一种良好的凝固剂,因为其在水中需加热至95°C时才开始熔化,熔化后的溶液温度需降到40°C时才开始凝固。用琼脂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可用以进行高温培养而不熔化,在凝固之前接种时,也不致将培养物烫死。
二、填空题
17.某些细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大量黏性物质围集在细胞壁外面,使细菌与外界环境有明显
,这种物质称为_____,有的细菌,这种黏性物质互相融合在一起,,称之为_____。的边缘成为_____
【答案】荚膜;一团胶状物;菌胶团
18.在真核微生物细胞质内存在着沉降系数为_____S的核糖体,它是由_____S和_____S两个小亚基组成,而其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则存在着_____S核糖体,它是由_____S和_____S两个小亚基组成。
【答案】80;60;40;70;50;30
19.颗粒体病毒的包涵体内有_____个病毒粒子,其核酸为_____。
【答案】1; dsDNA
20.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_____、_____、_____。
;不溶性无机磷变成溶解性无机磷(磷的【答案】有机磷转化成溶解性无机磷(有机磷矿化)
;溶解性无机磷变有机磷(磷的同化) 有效化)
21.包膜中的类脂来源于_____。
【答案】宿主的细胞膜
22.V.P 试验的生化依据是某些细菌发酵糖产生_____。
A. 乳酸
B. 乙酰甲基甲醇
C.2,3丁二醇
D. 丁酸
【答案】B
【解析】V .P 试验的原理是某些细菌发酵产生乙酰甲基甲醇,它在碱性条件下可被氧化成二乙酰,含有胍基的精氨酸可与二乙酰发生红色反应。
23.微生物的经典鉴定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特性等几大类。
【答案】形态;生理;生化;生态;生活史;血清学
24.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了几种特大形态的细菌,如1985年发现的生活在红海刺尾鱼肠道中的_____和1997年在非洲西部纳米比亚大陆架土壤中发现的_____等。
【答案】费氏刺尾鱼菌;纳米比亚嗜硫珠菌
25.解释细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学说称为_____,系1972年由_____等提出。
【答案】液态镶嵌模型;Singer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